【管理穿透力存在的问题】管理的穿透力:神奇的有效激励(二)

人力资源管理 2025-07-14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马斯诺的人的需求层次分析,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物质激励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而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在人的激励中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激励中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激励的性质不同,把激励大致分为四类,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

  1.成就激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工作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特别是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所以成就激励是员工激励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把成就激励分为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和理想激励六个方面。

  (1)组织激励

  在公司的组织制度上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方便,进一步激励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为每个岗位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利,让员工参与制定工作目标的决策,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过程享有较大的决策权。

  (2)榜样激励

  促进群体的每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把优秀员工树立为榜样,让员工向他们学习。虽然这个办法有些陈旧,但实用性很强。一个坏员工可以让大家学坏,一位优秀的榜样也可以改善群体的工作风气。

  (3)荣誉激励

  为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颁发荣誉称号,强调公司对其工作的认可,让员工知道自己是出类拔萃的,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

  (4)绩效激励

  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有利于员工清醒的认识自己。如果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就会对他产生激励作用。

  (5)目标激励

  为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并向他们提出工作挑战――这种做法可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出色地完成工作。同时,这种工作目标挑战如果能适当结合物质激励,效果会更好。

  (6)理想激励

  管理者应当了解员工的理想,并努力将公司的目标与员工的理想结合起来,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热情。

  2.能力激励

  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能力的需求,而培训激励和工作内容激励可以满足员工这方面的需求。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激励方式。如果能让员工干其最喜欢的工作,就会产生这种激励。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兴趣所在,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提高效率。另外,管理者还可以让员工自主选择自己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安排的工作,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环境激励

  一个公司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对员工产生激励。这些政策可以保证公平性,而“公平”则是员工的一种重要需要。如果员工认为他在平等、公平的公司中工作,就会减少由于不公而产生的怨气,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的客观环境,如办公室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也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高档次的环境里工作,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都会不由自主地向“高档次”发展。

  4.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的内容包括工资奖金和种种公共福利,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同时,员工收入及居住条件的改善,也影响着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甚至学习、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的满足情况。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增多,工作内容的智力成分伴随着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team)合作来完成而不是个人独立完成。在员工的激励体系中也需要考虑个体对组织的归属感。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与团队协作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团队更加强调团队中个人的创造性发挥和团队整体协同工作,因而协调个人成长与团队成长的关系,使成员能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团队协作模式对个人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员工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人力资源”作为工业社会发展到深层次阶段后的“第二利润源”,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个体动机及行为模式对组织具有直接影响,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接受管理的员工,全体组织成员的行为构成了企业的全部活动最为重要的部分。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借力”是管理学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开发“第二利润源”是企业不能忽略的课题。在企业管理中,只有首先激发、调动员工积极性,才能通过他们实现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有效激励如一条红线贯穿珍珠玛瑙,产生管理穿透力,通过有效激励可以充分开发运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renliziyuanguanli/48575.html

  •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申报条件有调整

    近日,记者从国家劳动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获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四级的申报条件有所调整,对报考人员的条件放宽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统考处副处长董晓南介绍,此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四级的申报条件与原有的国家标准比较,最大的调整是具有高中...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智力_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竞争力(一)

    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动荡变化,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活动,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与其内部员工的个人能力密切相关,尤其是对于那些高科技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变化的需要,美国的ronald l...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河南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大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等级 ——申报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 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人...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管理与科学用人(一)

    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管理者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眼光,更需要一种聚合团队,激发团队潜能的组织能力。管理,不仅包括管理事务,也包括管理人,刘广灵老师如是说。在中国,最困难的莫过于管理人的问题。 企业文化 企业创业初期必须解决业务发展问题,这是硬性指标,结果可以证实,可以考量;创业成功...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中层管理者不得力]管理者不得不知的激励五种技巧

    1、先教后用激励技巧 在做某件事之前,要打好基础,以得到他人的意见或同意。 这一词意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在施以激励之前,必须先对人员进行启发、教育,使他们明白要求和规则,这样在采用激励方法时,他们才不至于感到突然,尤其是对于处罚不感到冤枉。所以,最好的管理方法是启发,而不是惩罚。 2、公平...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中级人力资源师怎样考】我是怎样通过人力资源师考试的?

    人力资源师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张试卷。理论知识的题型是单项、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而技能操作考核的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等。考试内容涉及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部分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日常工作中,我体会...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hr是经理吗】新型HR经理的个人特质

    自我形象: 一名称职的hr经理首先要塑造好自我形象,要有个人领导的魅力,这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的塑造和完善自我,为人处事要以诚相待、信守你的承诺;感情上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替你的客户着想;尽管你的性格可能是不够完美,但你不能过于偏执和有过多的性格缺陷。 职业能力: 新时代的hr经理...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人才激励制度]制度重于人才

    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企业中有多少人才,而是在于它的机制。一个好的机制能够使人才出成绩,庸才也出成绩,甚至成为人才;一个坏的机制,却能让人才产生庸才所没有的破坏力。 拥有人才并非难事,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制度下,让人才为你所用。 1 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依赖...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管理咨询助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众多的国内企业在受到人才瓶颈的限制之后,逐渐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令人尴尬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自己企业的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在这个时候,也许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能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hr管理的四...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管理的根本区别_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管理生于80年代的员工

    生于60年代的员工是头低头;生于70年代的员工是背靠背;生于80年代的员工则是脸贴脸。 管理80年代新型员工,一方面采用鼓励性、思想性的管理方式,例如多发奖金,以此调节他们情绪化的特质;另一方面,企业hr部门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多表扬他们。总的来说就是:引导、领导、沟通和奖励。 80后特...

    发布于:2025-07-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