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习题部分1
【shitiku.jxxyjl.com--考研】
一、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4.“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
A.经验论B.唯物论
C.不可知论D.反映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选择、建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建构是指
A.以对客体反映为基础
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
C.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重构
D.在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重构
2.牛顿说:“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表明
A.认识来源于巨人
B.认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实践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D.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3.“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
5.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6.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下列意识要素属于非理性因素是
A.信念和信仰
B.动机和欲望 C.直觉与灵感
D.猜测与顿悟
7.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或能力
B.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C.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D.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8.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9.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的前提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能够反映客观
C.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D.承认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内容
二、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2.“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4.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7.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这表明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B.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说明了
A.在知行关系上,行是矛盾主要方面
B.“知”和“行”是人们认识事物规律性的两个主要环节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水平高
D.行是认识的归宿、目的
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提高
B.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
C.抛弃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
D.坚持反对那些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
3.下列判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4.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是说实践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
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
5.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
C.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使用
D.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
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D.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8.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 9.“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10.下列选项中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有
A.王夫之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B.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C.孙中山说:“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而知其知”
D.墨子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1.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B.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D.认识的深刻性与认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12.“谎言重复千次,就会变成真理”,这就是说
A..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界限
B.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C.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
D.有用就是真理
13.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的,部分是意识
B.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三)辨析题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
2.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3.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5.凡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6.“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7.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8.(2002年文科第31题)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四)分析题
1.试用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的认识能力。
2.试述认识的发展辩证过程的原理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3.关于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科学家、哲学家们做出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到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材料2
休谟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材料是人的感官所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
材料3
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
相关试题
- [2005年考研英语]2005考研“考试虫”英语8套模拟试卷(二)2
- 【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命题预测试卷(五)
-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在线测试]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习题部分1
- 【2005年考研英语】2005考研“考试虫”英语8套模拟试卷(二)1
- [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命题预测试卷(四)
- 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_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习题部分
- 2005年考研英语_2005考研“考试虫”英语8套模拟试卷(一)4
- 【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习题部分1
- 2005年考研英语_2005考研“考试虫”英语8套模拟试卷(一)3
- 2005年考研英语|2005考研“考试虫”英语8套模拟试卷(一)2
-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复旦大学2003年“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笔试)考题详细阅读
一、试述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的主要趋势(10分)。二、试用系统管理思想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某一种理论或方法的应用(10分)。三、分析以下案例(20分)。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1886年5月,名叫John Styth Pemberton的医生发明了可口可乐,它是将“可可”提取精与“可...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硕考研_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9年会计学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9年会计学考研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十二题,计10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3、计算题答案取小数点后两位。4、试卷中所用“时间价值”自己计算。5、计算题应列出计算过程,不能只写答案。计算分析题:一、(本题18分)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总价款400万元,分4年...
-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究生|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农业经济管理复试试题详细阅读
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农业经济管理复试试题1、 试论农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防范。(50分)2、 试论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10分)3、 试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完善与发展。(40分)...
-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武汉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一 名词解释:扬马花间词派 一祖三宗 桐城派 常州词派 (共六个三十分,不记得其他的了 顺序也不对)二 简答1 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有那些特点?2 简述沈,宋对近体诗的贡献3 试述你对词别是一家的理解4 清代传奇与元杂剧体制上的区别 三 论述1 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风对建安诗风有那些延续?2 清人...
-
考研西医综合考哪些科目_2002复旦考研西医综合科目试题详细阅读
一。a型题:共9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行?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分泌调节 2 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 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期末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7年财务管理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7年财务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7财务管理(会计专业)试题注意事项:1 本卷共十题,每题十分,共100分。2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3 计算题答案取小数点两位,如0 27或12 27%一、解释下列名词:理财环境 现金流量 金融资产 认股权证 最优资本结构二、简述通货...
-
【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古代汉语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古代汉语考研试题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050103)考试科目:古代汉语(327)一、写出下列各字的小篆或者古文字形体(20分)。心兵向毛豆至朱武牧取大聿水行衣自鸟犬女首二、解释下列术语(40分):(1)古今字(2)指事(3)同...
-
武汉大学心理学研究生_武汉大学2003年心理学史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科目;心理学史 代码:906一:名词解释1, 洛克的白板说2, 休莫的习惯原则3,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4, 机能主义心理学5, 桑代克的效果律二:问答1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灵魂的思想2简述西那的官能心理学3试述休莫的人类心理内容的分类4铁钦那在三种生物学和三种心理学间作了怎样的类比5适应心理学的本质...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_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心理统计与测量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招生专业:心理学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 )1 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 )2 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
考研冲刺的推文_考研冲刺: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导练详细阅读
【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当时世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