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代昭中国监察制度】林代昭:2004年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二)

考研 2021-02-09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考研】

  作者:林代昭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2.“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是指

  A.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

  D.绝对静止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A.社会物质财富和成果

  B.社会文化财富和成果

  C.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D.社会政治文明成果

  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B.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

  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存在

  6.剩余价值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7.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

  A.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B.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

  C.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D.经济领域的矛盾尖锐,不可调和

  9.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是在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反对本本主义》

  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D.《〈共产党人〉发刊词》

  10.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间接动力

  D.最终决定力量

  12.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经济效益

  B.产品质量

  C.发展速度

  D.合理的经济结构

  14.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

  A.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B.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C.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D.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15.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共同签署了

  A.《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

  B.《内地与香港直接“三通”协定》

  C.《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D.《内地与香港自由贸易区协定》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就是在哲学上坚持

  A.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E.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17.黑格尔说:“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整体依赖于部分

  E.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18.决定和影响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格总额

  19.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E.流通中的目的不同

  20.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2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应当做到

  A.要扩大开放,但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B.要引进和利用外资,但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

  C.要发展对外贸易,但更要注意扩大内需

  D.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

  E.要以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对外资企业加强引导和管理

  22.毛泽东认为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是

  A.官兵一致

  B.军民一致

  C.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D.做群众工作

  E.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3. 1959至1960年毛泽东在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分为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E.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2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因为

  A.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B.它是当代最先进阶级即无产阶级的理论

  C.它主张理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

  D.它强调理论的实践性

  E.它彻底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25.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水平

  C.社会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E.社会发展模式

  26.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以后,我们党明确了下列问题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排除计划

  D.社会主义经济属于商品经济

  E.判断社会主义建设得失的标准

  27.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是指

  A.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B.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根据实际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C.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新的理论要求

  D.为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视野

  E.为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拓了新境界

  28.温家宝总理提出新一届政府工作要抓住的关键环节是

  A.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B.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C.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E.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9. 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中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希望是

  A.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B.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C.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D.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E.牢记“两个务必”,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30. 2003年10月6日至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亚国家领导人系列会议,系统阐述了我国的政策主张,提出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建议。此行的主要成果有

  A.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B.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C.推动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

  D.阐述10+3合作的指导原则,即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循序渐进、开放包容

  E.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合作倡议。如2005年实现中国与东盟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建立10+3和10+1青年、卫生、科技、文教等合作机制,举办中国“振兴东北”和东北亚合作研讨会等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所以文化就是文明。

  32.在近代中国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33.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分析说明唯物辩证法关于过程论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35.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形势的一段话

  当前的经济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心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物价持续低位下行,通货紧缩加剧,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今年及今后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结合材料,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说明如何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36.下面是关于中国近代以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材料2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

  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3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得到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摘自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材料4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27日)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从1956年以来,情况就根本改变了。就全国说来,反革命分子的主要力量已经肃清。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材料5

  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2)根据材料2、5,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以及二者的辨证关系,并分析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3)根据材料3、5,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意义。

  (4)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实质和党的中心任务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5)根据材料1—5,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你会得出什么基本的结论。

  37.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材料1

  2000年下半年,国内铜版纸市场风云突变:价格跌至6000元/吨,而国内铜版纸低的成本价也要7000多元/吨!

  从韩国、日本、美国、芬兰一些出口企业的发货单上可以看出,每吨铜版纸出口到中国的价格,均低于其本国价格20%以上。以韩国企业为例,其出口中国为634. 16美元/吨,而同期韩国国内市场铜版纸的正常价格为846. 02美元/吨,出口价远远低于本国价,倾销幅度达31. 07%。

  早在2000年下半年,我国铜版纸界就初步掌握了韩、日、美、芬四国企业倾销的一些事实和证据。但直到2001年12月29日,4家企业才向外经贸部提起反倾销申请。2002年11月底,我国对原产于韩国、日本、美国和芬兰的进口铜版纸反倾销调查作出了初裁决定,这标志着山东万豪纸业等4家企业打赢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起反倾销官司。

  《第一起反倾销官司的收获》、《人民日报》2003年2月24日

  材料2

  据国家经贸委统计,从1997年反倾销反补贴条例出台以来,截至2002年,中国反倾销共立案22起(其中复审案件1起),保障措施1起,涉及钢铁、化工、轻工等行业,挽回经济损失约200亿人民币。2002年,相关部门运用国际惯例,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先后启动了汽车、钢铁、化肥等易受冲击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立了国家经贸委、行业协会、省市经贸委、企业四位一体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转引自《人民日报》2003年5月8日

  材料3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由序言,16条正文及4个附件所组成。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第3条规定其主要职能是:(1)组织实施各项多边贸易协议. (2)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提供框架. (3)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 (4)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 (5)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关系,以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世贸组织继承了原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对其进行发展完善。

  (一)非歧视待遇

  非歧视待遇又称无差别待遇是指一缔约方在实施某种限制和制裁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非歧视原则具体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互惠原则来实现。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对于任何两个或多个缔约方,缔约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或其他缔约方。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处理同其他不同成员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国民待遇原则是指缔约方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对方的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处理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对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补充.互惠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二)贸易自由化原则

  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限制和取消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提高本国市场准入的程度。贸易自由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关税减让原则、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和促进公平竞争原则中。关税减让原则是指通过谈判减让并尽可能消除关税壁垒,并且削减后的关税应得到约束,不得再进一步提高;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又称只允许关税保护原则,是指在成员方实行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时,禁止实行数量限制,而只允许实行关税手段;促进公平竞争原则是指通过;消除各成员方对贸易活动的人为干预及其带来的扭曲,维护自由市场原则,促进各成员方生产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的最主要体现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反补贴规则和反倾销规则。

  (三)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各成员方一切影响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以便于各成员方的政府和企业的了解和熟悉.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实行透明度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成员方之间进行不公开的贸易,从而造成歧视。因此,保持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政策和措施的充分透明,是其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各成员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维护正当权益,保持多边贸易体制在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

  这具体体现了两个方面:一般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和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一般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是指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可以不履行已承诺待遇原则,这是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最突出的表现。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允许发展中国家用较长的时间履行义务或者有较长的过渡期,第二,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三,规定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某些义务时发达国家成员应当提供技术帮助。

  (五)以关税为主要保护措施,一般地取消数量限制

  关税是由各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是各国财政收入,保护国内市场,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1947年关贸总协定承认关税对保护国内市场是合法的,同时还坚持一般地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规定在不得已需要实施数量限制时,要在非歧视,最惠国待遇原则基础上实施。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3,根据材料3所列的WTO基本原则说明,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胜诉的依据。

  (2)阅读材料1、2、3归纳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胜诉的收获。

  (3)全面分析材料3,所阐述的WTO原则和职能,说明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正确予以对应。

  选做题II

  在入世的起始之年——2002年的2月21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了为期5天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贸组织”专题研究班。在研究班结业时的座谈会上,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对15年来我们围绕加入世贸组织开展工作取得的经验,要认真总结,从中汲取有益启示。他还进一步指出:“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请结合说明,我们应从争取加入WTO的历程中汲取哪些有益启示?应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 C【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在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们都曾探讨和提出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比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但是由于他们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伟大意义,因此都不能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和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题中所给出的4个备选项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而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 D【解题分析】这是一道事实说明选择题,是考查考生对时间观念相对性的理解和把握。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通常人们的心情愉快,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而当心情抑郁时,则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这正表明了“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D项)这一原理。象这样的知识点,如果考生在复习时不仔细认真的话,也是难以选对的。

  3. A【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两点论和重点论最基本关系的确认。关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一般关系,考生是可以把握的。但当把二者的关系展开为各种具体关系,特别是在许多关系中选择一种最基本的关系时,掌握知识不扎实的考生就有可能乱了阵脚,陷入困境,会在A项和D项中举棋不定,最后选了D项而丢掉1分。两点论和重点论最基本的关系就是“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A项)。

  4. C【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社会文明概念的确认。非常明确,所谓社会文明,从总体上说就是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A项是物质文明的内容;B项是精神文明的内容;D项是政治文明的内容,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应选对。

  5. C【解题分析】考查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的理解。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它决定了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各个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产品,即根据产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其经济形态也就是商品经济。A、B两项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一定要采取商品的形式,D项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之一,具有特殊性,都不是正确选项。

  6. C【解题分析】考查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创造了价值量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商品,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的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进行的,且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商品的买卖而实现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7. A【解题分析】考查对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依据的掌握。用于劳动资料的生产资本是固定资本,它在较长时间内多次参与生产过程,其价值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分批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其价值是一次性转入新产品中去。因此,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区分的依据是资本周转方式的不同,这样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影响,故选项A是正确的。C项是划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依据,B、D两项虽然表述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部分差异,但未阐明二者在价值转移方式上的不同,故都不能称作依据。

  8. A【解题分析】考查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的掌握。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都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C项只是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实质。D项本身表述就是错误的。由上述分析可见,A项是正确选项。

  9. 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反对本本主义》这一著作主要内容的掌握。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因此,备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10. B【解题分析】1929年9月由周恩来主持、陈毅参加起草的一个文件中,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由此可见周恩来最早明确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因此,备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11. B【解题分析】本题实质上是要区别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间接动力、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四个科学概念。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生产力为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解答本题还要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必须运用到生产实践上,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因此,它是一种间接生产力,是历史的有力杠杆。

  12. A【解题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经济为中心,兼顾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A为选项。B、C、D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措施。

  13. D【解题分析】A是B、C、D的目的,B是A、C、D的反映,C是前提,D是基本条件,D为正确选项。

  14. A

  15. C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ABCD【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理解和把握。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指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在哲学上就是坚持题中所给定的A、B、C、D的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考生回答此题可能会由于漏选C项和D项而丢分。

  17. ABE【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题中黑格尔的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部分依赖于整体”(A项),“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B项),也正是“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展各部分的功能”(E项),但整体却不是各部分机械相加总和(C项)。此外,黑格尔的话是说明“部分依赖于整体”,而不是“整体依赖于部分”(D项)。一般考生能够顺利选定A、B、E项,可如果不仔细分析,可能就会再误选C项,失去这2分。

  18. ABDE【解题分析】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进入流通领域的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数量,二是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这两项的乘积就是一定时期内的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因此,A、B、D、E都是正确的选项。考生在回答此题时,容易将B项和E项混淆而漏掉其中之一,必须给予注意。

  19. ACDE【解题分析】考查对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区别的理解。商品流通公式是:W-G-W。资本流通公式是:G-W-G′。对比这两个公式,可以看出:第一,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因而买与卖的顺序是不同的;第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商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货币,因而它们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第三,前者以货币为流通的媒介,后者以商品为流通的媒介;第四,前者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不同的商品,后者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因此,该题除了B项以外,其余A、C、D、E四项都是正确的选项。

  20. A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的理解。在我国的所有制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随着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是“不断提高",而是有所下降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公有制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

  21. ABDE【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和问题的掌握。题中A、B、D、E四项都正确反映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应注意处理好的问题的方针和方法,这四项是本题的正确选项。发展对外贸易关键是扩大出口,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实行“出口领先"的原则,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该题也是实效性、政策性很强的问题,需要先记忆后理解。

  22. AB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原则的掌握。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有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因此,备选项A、B、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3. B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掌握。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关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根据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实际状况的考察,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备选项B、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4. ABCD【解题分析】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特点进行分析。ABCD是其主要特点,E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则是片面观点,与A相对立。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发展从无止境,理论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会是一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25. ABCD【解题分析】考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的认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八个字回答了两个重大问题。前四个字“社会主义”,回答了A,后四个字回答了B、C、D。(2)B、C、D是同义语,因此,同为选项。

  26. ABE【解题分析】A、B、E体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理解。D是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之前,已明确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搞计划经济,但应有计划,C不为正确选项。

  27. ABCD

  28. AB

  29. ABCD

  30. ABCDE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答案要点】(1)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

  (2)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就越高级、越全面,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2.【答案要点】(1)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民族资本主义还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

  (2)在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要让私人资本主义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3)在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着的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害怕资本主义发展不利于革命企图由封建经济直接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民粹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这种资本主义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33.【答案要点】(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但不能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基本方面,是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侧重从发展的规律、客观要求方面揭示其本质。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还有另外的二个基本方面,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它们把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崇高社会理想的过程,从历史活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目的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可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但不能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答案要点】(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且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本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他事物。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①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开拓前进。②在今天,科学地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是在哪一天早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的过程。妄想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都是形而上学思想的表现。

  35.【答案要点】(1)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已不是金属货币,而是能兑换成贵金属的各种货币符号。它们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国家对货币流通实行管理和调节时,其调控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各种货币符号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其在流通中又代表贵金属执行货币的职能,因此,它客观上要求货币符号的发行量与其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

  (3)货币供应量只有与货币需要量相适应,才能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如果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远远低于货币需要量,就会导致货币升值,引起物价普遍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会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说明,按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办事,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中,通货膨胀现象一直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顽症。但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在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之后,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我国近年来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表现为出口下降、内需不足、物价普遍下跌等。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保证实现经济运行稳定、健康发展。

  36.【答案要点】(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受压迫、人民受到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2)第一,直接目标: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根本目的: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两者关系:只有实现直接目标才能达到根本目的。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压迫剥削农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它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没收;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民族资本主义还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要让私人资本主义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以至企业内部的关系问题;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讲的是生产力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问题。

  (3)第一,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一化”与“三改”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辨证统一。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客观规律,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第二,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第三,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4)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这一分析是正确的,它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也就是改革不断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5)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7.选做题

  选做题Ⅰ:【答案要点】

  (1)从材料1可以看到,韩、日、美、芬等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向我国出口的铜版纸价格远低于本国价格,这种经济行为违反了WTO的公平竞争原则。我国对其进行了初裁决定符合WTO基本原则。

  (2)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件胜诉说明,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学会运用WTO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完全有可能运用WTO规则来维护自己权益。

  (3)从WTO的原则和职能可以看到,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对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从WTO的基本原则中可以看到,入世后,能使中国的产品在WTO成员中享有多边的、比较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以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有利于实现国际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我国消除在国际贸易中遇到歧视性的待遇,推动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从WTO的职能可以看到,WTO有较严密的和有效的贸易仲裁体制,入世后如在国际贸易中遇到争端可提交WTO的有关仲裁机构,争取合理公平的解决。第三,从材料2可以看到,WTO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一个经济组织,加入WTO有利于我国提高国际地位。第四,由于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将有利我国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次,加入WTO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第一,按照WTO的互惠原则,中国作为WTO的成员要给予WTO其它成员贸易上优惠待遇,具体来说,要同样给予各成员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并削减关锐,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开放银行,保险、运输、建筑等服务业,这些情况将对一些部门和企业造成很大冲击。第二,WTO的有关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的有关政策、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这对我国经济管理方式也提高了要求。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1)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争取加入WTO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可以说,我国争取加入WTO的15年历史,就是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的历史,就是不断加快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历史。

  (2)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善于从国际国内政治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这就是我们从争取加入WTO的历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3)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入WTO,从总体上始终要有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挑战,又要看到机遇,既要看到不利因素,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归结到战略思想上和基本态度上,既要注意防御,又要注意进攻。而且从根本上来说,现在以及今后,我们更需要的是进攻、进取。

  (4)对机遇与挑战的分析不能割裂开来,机遇与挑战往往是联系和并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如何转化,应对得当,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应对不当,再好的机遇也会溜走。更重要的是,对机遇和挑战必须从总体上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利大于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作出加入WTO的重大决策时就作出的判断。我们迄今为止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证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有利的,加入WTO,权衡利弊,是值得的。

  (5)加入WTO要看到困难和冲击,应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但防御是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的。参加WTO,根本上还是为了谋取对我们更大、更好、更多的利益与机会。要以进取的姿态、战略、措施去应对。要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kaoyan/1698.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