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什么时候出]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会有大幅度变化四

会计实务考试辅导 2022-11-28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会计实务考试辅导】

五、债务重组的披露 
  债务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债务重组方式。 
  (二)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 
  (三)将债务转为资本所导致的股本(或者实收资本)增加额。 
  (四)或有应付金额。 
  (五)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依据。 
债权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债务重组方式。 
  (二)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总额。 
  (三)债权转为股份所导致的投资增加额及该投资占债务人股份总额的比例。 
  (四)或有应收金额。 
  (五)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依据。 
第十三章 非货币性交易 
  这一章也是从理论到账务处理与以前相比有实质性变化,建议不要看旧教材。新知识点如下: 
  一、定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 换。该交 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二、确认和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一)该项交 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未同时满足“(一)该项交 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二)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三、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 
  (二)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 
  (三)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第十四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p352正文第一自然段,会计政策的定义应改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p361上数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应改为“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p361第四个大问题,有如下新知识: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二)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三)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p368(二)下面第二自然段,会计估计变更定义应改为“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 
  p371第三个大问题,有如下新知识: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二)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p372-p379新书将引入“前期差错”概念,新知识如下: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 
  (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并应当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二)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后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huijishiwukaoshifudao/21266.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