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基础会计学》辅导及测验2

会计实务考试辅导 2022-11-26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会计实务考试辅导】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帐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帐户,及其基本原理—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设置帐户的必要性以及帐户的基本结构。学习会计科目和会计帐户,是学习下一章复式记帐的必要前提。
  
  (二)、本章课程内容及辅导
  
  第一 会计要素及其划分
  
  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为了作好会计核算工作,正确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就需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会计要素合理地划分会计要素,有利于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和经营中的财务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学习时,要明确会计要素的含义和会计要素的组成部分,理解和掌握各会计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初学者对各项会计要素的含义和内容先作一般了解,待学到后面章节内容,特别是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时,再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或称会计核算平衡公式,是会计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等式体现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学习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等式中各项目的关系以及涉及到各会计要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对等式的影响。
  
  资产的构成,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经济资源;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则体现由不同渠道取得这些经济资源是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因此,资产与权益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关系;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在数量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这一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在会计上称为经济业务,亦称会计事项。经济业务不断发生,必然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经常发生增减变动。但是,无论企业的经济业务的数额如何变动,都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数量平衡关系,即企业资产总额总是会等于权益总额。从各种经济业务对企业会计要素的影响来看,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只涉及资产和权益;另一类只涉及收入和费用。
  
  涉及资产和权益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二、一项权益增加,另一项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huijishiwukaoshifudao/21219.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