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考生登录入口】考生必看:2006司法考试“三国”法考点大预测
【shitiku.jxxyjl.com--司法考试考前指导】
司法考试发展到今天,“三国”法的复习和备考已经成为广大考生颇为头疼的部分。原因无外乎复习量很大,考的分值不多;若花时间认真去学习,收效甚微,全面放弃“三国”法又于心不甘,毕竟这几十分还是很有份量的。所以,准确找出“三国”法到底考什么,对于考生减压复习,有效备考是十分有意义的。根据统计表明,司法考试每年的考点重复率都在80%以上,所以总结并掌握历年考点对考生就有很实际的意义。下面就今年司法考试中的考点为大家做一个基本的预测。
一、国际公法宏观上无重点篇章,但每一章中还是有重点的。
1.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一般考察一道题目。主要考点是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基本原则两个方面。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上要重点掌握我国的作法。在国际法的原则中要注意每个原则都不是绝对的,都有例外,尤其强调“民族自决原则”,我们认为应严格适用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而不能用来支持民族分裂主义。
2.国际法的主体。该部分每年都会涉及,考点集中在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身上,再细分的话是分别集中在国家的管辖权与豁免、国家领土的变更、国家的承认和继承上。
3.国家法律责任。该部分每年都考,考点集中在国家责任的构成和非不正当行为的国家责任上.
4.国际海洋法。该部分每年至少考一题。建议考生重点掌握领海和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以及沿海国的权利与义务。再要注意公海上的挂旗制度,登临制度和紧追制度。
5.国际空间法。该部分包括国际航空法和外层空间法两部分。国际航空法迄今尚未考过,但建议考生掌握国际民航责任制度和国际民航安全制度。在外层空间法中,考查重点是外空法律地位和外空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另外,外空活动的赔偿制度与国家的国际赔偿责任制度交叉部分是常考的考点。
6.国际法上的个人。该部分每年有一至两道题。考点集中在国籍的取得和丧失、引渡和庇护、外交保护条件等内容上。
7.外交与领事关系法。该部分每年考一道题。包括外交机关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两部分。考点集中在外交机关基本概念和组成;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及外交人员的义务上。
8.条约法。该部分不是每年都考,预计考查题目在一道题。重点要掌握条约的效力和条约的解释。
9.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该部分每年考一道题,难度不大。在传统解决方式中掌握报复和反报;在现代解决方式中掌握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判决。
10.战争法。一般而言,当年大纲中若列入战争法内容则会考一题,否则不会考查该部分。重点掌握战犯的惩办原则和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其他部分考生基本可以凭借常识作答。
二、 国际私法重点集中,难度不大,应集中复习以拿到大部分分数。将国际私法分为基本理论、总论、分论和程序四部分,分而述之。
1.基本理论。该部分为非重点,但要掌握四点,即当事人国籍冲突的一般解决;我国自然人国籍冲突的解决;当事人的住所积极冲突;我国法人国籍冲突的解决。具体法条应细看《民法通则意见》182、183、184条。
2.总论部分。该部分的考点集中在冲突规范、准据法和五大制度上。冲突规范和准据法要掌握其概念和特点,五大制度即识别、反致、外国法的查明、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法条参阅《民法通则意见》193、194两条。
3.分论部分。该部分考点集中在七大涉外民商事关系上,即当事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代理和时效、物权、债权、商事、家庭、继承。
4.程序部分。该部分包括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民事诉讼两部分。在国际民事诉讼中要重点掌握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和国际司法协助。
三、 国际经济法难度最大,分值最高,重点也比较集中。可将其分为国际贸易法、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领域四大部分。各部分地位不同,下面分而述之。
1.国际贸易法。该部分是国际经济法的重中之重,无论怎么样下工夫都不过分。该部分考点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保险和国际贸易支付上。
在国际货物买卖部分要注意《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2000年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两个文件。
国际货物运输中,考点主要集中在提单的法律属性和基本分类、承运人最低限度义务、承运人的免责事项和保函效力几个方面。
国际货物保险部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三种基本险别的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在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三种保险中,平安险是重点。
国际贸易支付包括汇票、托收、信用证、国际保理四种方式。四种方式中,信用证仍是重点,仍应加大复习投入,汇票、托收和国际保理了解其概念和基本流程即可。
2.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该部分预计会逐渐加大考查力度,成为热点。考点集中在我国对外贸易法修改的三个方面以及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上。
3.世界贸易组织。重点掌握wto的基本原则、主要协定和争端解决机制。其中,争端解决机制又是重中之重。
4.其他领域。该部分包括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收、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投资法部分掌握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等几方面。国际金融法重点掌握项目贷款。国际税收重点掌握几种税收抵免办法规定,并会计算。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预计会成为一个热点,应重点掌握相关几个公约的名字、保护范围、相互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三国”法的复习仍然有章可循,考生只要按照如上体系认真复习,拿到“三国”法部分绝大部分分数应是合乎情理的。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sifakaoshikaoqianzhidao/50395.html
-
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哪个难_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如何进行?详细阅读
[法制日报记者]: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如何进行?[李飞]: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也就是说要担任律师,或者担任初任的法官、检察官,都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来取得相应的资格。由于法官、检察官是我们国家机关、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的公务员,在录用、审判业务和检察业务工作的时...
-
【司法考试刑法学老师】司法考试冲刺重点(刑法学)之共同犯罪成立条件详细阅读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主体必须二人以上 1 人,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2 共同犯罪中的自然人与单位均须具有犯罪主体资格。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
-
[司法考试刑法学老师]司法考试冲刺重点(刑法学)之共同犯罪的形式详细阅读
一、必要的共同犯罪与任意的共同犯罪(必要共犯和任意共犯)这是从刑法分则是否明文规定犯罪主体的必须有二以上才能构成的角度进行的分类。1 必要共犯,是指法律规定其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的犯罪。聚众性犯罪是常见的必要共犯,如聚众哄抢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武装叛乱、暴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组织...
-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答案_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课堂:刑法知识要点 4详细阅读
课后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a 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b 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c 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d 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答案] b2 我国刑法规定了法...
-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分析详细阅读
●刑法篇北京中天学校 罗翔 法学博士2006司法考试已经降下帷幕,作为最大学科的刑法,实在有太多的经验值得总结。今年刑法学分值较之去年有大幅度攀升,客观选择题共40题60分,其中单项选择20题20分; 多项和不定项选择共20题40分。案例分析2题均涉及刑法,其分值至少15分。另外论述题(...
-
【危害行为】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及行为对象详细阅读
一、犯罪客观要件的要素:包括具体要件或者是要素。1 犯罪行为(危害行为) 2 行为的结果3 行为的对象4 行为的手段和方法5 行为的时空条件把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必要要件是指任何一个犯罪所必须要求的要件(要素)是必要要件。选择要件是指行为之外的要件都属于选择要件。行为...
-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答案_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课堂:刑法知识要点 2详细阅读
第三讲 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刑法的适用范围,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与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人的效力,也就是解决一个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一个独立自主的...
-
[单位犯罪是特殊主体吗]特殊主体(身份犯)与单位犯罪主体详细阅读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与单位)。犯罪主体的类型:过去的犯罪主体只限于自然人犯罪主体,从1984年海关法开始,首次增加了单位走私罪。 现在的犯罪主体分为两大类: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第十七条,已...
-
[司法考试名师推荐]名师支招司法考试复习方法详细阅读
司法考试本来应该是一个平常的考试,其基本假设是一个拥有“合格”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知识水平的考生可以顺利通过该考试。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凡是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不管你是法学硕士,还是法学博士,都没有达到一个“合格”本科毕业生的水平...
-
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管理办法 废止_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管理办法详细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47号 《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管理办法》已经一九九六年十月三十日司法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肖扬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是指取得律师资格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