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宏观政策规划复习的主要内容及习题(3)

模拟试题 2025-05-06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模拟试题】

三、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一)实现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的和意义 
1.总供求基本平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 
2.总供求基本平衡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条件 
3.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稳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 
(二)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宏观调控 
1.调节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2.调节内需与进出口 
3.以需求调节为主的短期供求平衡和以供给调节为主的中长期供求平衡实现总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可以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进行调节。根据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关系,以及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同特点,短期应以需求调节为主,中长期应以供给调节为主。这是因为: 
(1)市场需求具有短期易变的特点。 
(2)供给能力和结构在短期内基本上是既定的。 
(3)从中长期看,决定总供求规模和结构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 
第三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及增长源泉 
(一)经济增长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1.经济增长数量变化的度量指标 
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变化程度,通常是用经济增长率表示。我国从1985年起正式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计算增长速度。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2)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经济总量与基期经济总量相比的增加量,同基期经济总量的比率。 
(3)定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可分为定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定比增长速度是报告期经济总量与固定期经济总量相比的增加量,同固定期经济总量之比表示的经济增长率。 
环比增长速度是指报告期的经济总量与上一时期经济总量相比的增加量,同上一时期经济总量之比表示的经济增长率。 
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应采用可比价格,以便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2.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 
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集中反映宏观经济效益。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主要有: 
(1)社会劳动生产率。 
(2)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 
(3)资金利税率。 
(4)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5)社会投资效益。 
(6)流动资金占用率。 
(7)固定资金产出率。 
(8)全要素生产率(tfp)。 
例题5: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指( )。 
a.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集中反映宏观经济效益 
b.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总体行为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 
c.是反映国民经济全局,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 
d.是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相结合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经济效益 
答案:a。 
例题6: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主要有( )。 
a.社会劳动生产率 b.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 
c.资金利税率 d.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e.社会负效益 
答案:a、b、c、d。 
3.增长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经济增长速度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就高;宏观经济效益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行为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反映国民经济全局、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是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经济效益,是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增长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其标志是: 
(1)稳定的经济增长; 
(2)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3)建立在要素生产率改善与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例题7:增长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关于其标志的最全面的叙述是( )。 
a.稳定的经济增长 
b.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c.建立在要素生产率改善与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d.稳定的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建立在要素生产率改善与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答案:d。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是反映经济总量的变化及与此相关的要素生产率情况。而经济发展则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对社会进步、环境生态的影响等。经济发展是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共同变动的结果,有时以经济总量增长为主,有时以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主。把可持续性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实际上已具有了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但有时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或出现贫富悬殊、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结果,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各种增长源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计算。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可以使经济总量扩张;在生产要素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要素生产率既可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又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1.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1)土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 
(2)劳动力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 
(3)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提高要素生产率是最根本的持续增长源泉 
提高要素生产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内容,在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要素数量既定的条件下,是增加经济总量的主要途径。 
(1)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2)生产要素的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3)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质量。 
(4)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效率。 
二、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发展 
(一)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可能性 
从一些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因素看,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仍然具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 
1.良好的政治、社会前提 
2.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3.高水平的储蓄率 
4.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空间 
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矛盾,又表明通过结构调整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这种调整包括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 
(二)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 
发展是硬道理。较快发展经济的必要性,可概括为: 
1.只有较快发展经济,才能较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较快发展经济,有利于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较快发展经济,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 
4.较快发展经济,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经济适度快速增长 
速度是重要的,但只有适度的快速增长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把握上,需要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1.必须是需要与可能的结合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monishiti/46741.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