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购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材料采购和ABC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与解析

模拟试题 2025-03-27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模拟试题】

4.2.6.2  材料采购和abc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与解析 来源: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b;    5.a
    [解析]
    4.答案b:
    由题设知,最优经济批量:qo=√(2×sc/pk)=√[2×21600× 60/(80×0.04)]=900t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e
    [解析]
    1.答案a、c、d:
    物资管理中abc分类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种因素是物资的品种;另一种因素是占用的资金,即市场价格。这两个因素从考试教材表1a426022—l中可以看出。在掌握物资品种、采购价格和所需数量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做出资金占用和比重排列表,按a类物资(主要材料)、b类物资(一般材料)、c类物资(次要材料)进行分类,可以找出材料管理的重点。
    三、案例题 来源:
    [案例1]答:
    (1)比较甲、乙两种方案的采购费和储存费:
    方案甲:
    设q1为方案甲的订购批量,q1=18000/12=1500t,则采购费和储存费
    f1=s/ql×c+q1/2×p×a=18000/1500×50+1500/2×75×0.04=2850元
    方案乙:
    设q2为方案乙的订购批量
    q2=18000/18=1000t,则采购费和储存费
    f2=s/q2×c+q2/2×p×a=18000/1000×50+1000/2×75×0.04=2400元
    因此,方案乙的总费用较小。
    (2)求最优采购经济批量和供应间隔期:
    合同每季交货量:q(1/4)=18000/4=4500t/季度
    最优采购经济批量:
    qo=√(2×sc/pk)=√[2×18000×75/(90×0.03)]=1000t
    发货次数n=18000/1000=18次
    发货间隔期t=360/18=20d
    根据上述计算q。=最省总费用f。(采购费、储存费和材料费):
    fo=s/q。×c+qo/2×p×a+sp=18000/1000×75+1000/2×90×0.03+18000×90=1622700元
    [案例2]答:
    (1)材料采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经理部所需主要材料、大宗材料(a类材料)应编制材料需要计划,由材料企划部门订货或从市场中采购。
    2)采购必须按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依据项目经理部提出的材料计划进行采购。
    3)材料采购要注意采购周期、批量、存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采购费和储存费综合最低。
    (2)abc分类法步骤:来源:
    1)求出每种材料的合价,计算每一种库存物资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占用量。
    2)按占用资金数额的大小排列品种序列,计算出每一种物资品种占总金额的比例。
    3)计算累计品种数、累计品种百分数、累计占用资金数和累计占用资金百分数,绘制abc分析表,按abc比例进行分类。

    (3)按照abc分类法的步骤分析出材料按价格、占用资金数和累计占用资金数的排列顺序如下表所示:

    判断:累计比重占80%以内的材料是主要材料(a类材料),本例为散热器1种;累计比重为80%~90%的材料是次要材料(b类材料),本例为2~4种;其余5~22种为一般材料(c类材料)。
    (本节提示)
    1.经济订购批量控制模型(仅供参考)
    经济订购批量是最经济的一次订购物资的数量,也就是存储总费用最低的一次定购数量。研究经济订购批量,首先要分析物资存储系统的各种费用,包括:①订购物资总价,由物资单价和订购数量所决定;②订购费用;③保管费用(存储费用);④缺货损失费用。
    综上所述,库存系统的存储总费用就是指订购费用、保管费用、缺货损失费用的总和。
    假定在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资品种单一,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采购条件中不规定商业折扣条款,每批订货均能一次到货。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的经济订购批量控制模型为基本模型。此时控制的存储总费用只包括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两项。在物资总需要量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订购次数多,每次订购数量就小,订购费用就大,而保管费用则小;反之,每次订购数量就大,订购费用就小,而保管费用则大。因此,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两者是相互矛盾的,确定简单条件下的经济定购批量,就是要选择一个最适当的订购批量,使有关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两者的总和为最低。
    在实际工作中,可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经济订购批量。
    设以f代表简单条件下的存储总费用,s代表物资年需要量,p代表物资单价,c代表一次订购费用,a代表年保管费率,q代表一次订购量。则:
    年订购费用=s/q×p
    年保管费用=q/2×pa
    其中,s/q代表订购次数,q/2代表平均库存量。来源:
    因为每次订购到货时,库存量到下一次订购到货前,库存量为0,则平均库存量为(0十q)/2=q/2
    由于经济定购批量控制基本模型,存储费用为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所以
    f=s/q×p+q/2×pa
    要求总费用t为最小,可用导数求解,并令其为零。
    d(f)/dq=-sc/q2十pa/2
    可求得当q=√(2×sc/pk)时,为最优经济订购批量。

    2.abc分类法(仅供参考)
    abc分类法又称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排队,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科学管理方法。物资管理中的abc分类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种因素是所用 的物资;另一种因素是占用的资金,即市场价格。
    在abc分类法的分析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长方形,一条曲线。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数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大小从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一般地,是将曲线的累计频率分为三级,与之相对应的因素分为三类:
    a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80%,是主要影响因素。
    b类因素,发生频率为10%~20%,是次要影响因素。
    c类因素,发生频率为0~10%,是一般影响因素。
    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找出主次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项目管理中abc分类法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
    (1)收集数据。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有关数据。
    (2)统计汇总。
    (3)编制abc分析表。
    (4)绘制abc分析图。
    (5)确定重点管理方式。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monishiti/45574.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