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彝族 ——花鼓舞

民族舞考试 2024-11-15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民族舞考试】

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他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
  花鼓舞由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小钹、大小镲、大小锣。
  花鼓呈椭圆形,一尺二寸长,红色鼓身,用绸带系鼓,斜挂于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师傅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有野鸡羽毛,并用红绸扎成绣球系在上面,作为指挥。另由四人背鼓,鼓横挂在腰的左侧,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动作有一定程序,每套动作都有头步和收步,动作先后顺序及图形变化均有严格规定,由持龙头的师傅用手中道具指挥。
  花鼓舞的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放、开奏鲜明。舞蹈在重拍时向上弹跳,一拍击鼓一下。动作特点是小腿灵活,有不少高难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划圈等。
  在表演花鼓舞时,因整个舞蹈都在弹跳中进行,舞者体力消耗大,故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词。曲调分为玩场歌和送丧歌两种。
  新平县的花鼓舞只保留在前进乡的磨皮大寨,故又称为“磨皮花鼓。”表演时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挥者一人,耍大刀、二节棒、水火棍、三叉戟、双刀、双钩镰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满战斗气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艺,在队形变化上也依照战士出征的排列,如跋山涉水、摆陈设仗、短兵格斗、凯旋而归等九段。舞蹈动作豪迈粗犷,古朴大方,场面颇为壮观。据说“磨皮花鼓”来源于庆贺战争的胜利,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minzuwukaoshi/41629.html

  • 【藏族】藏族 ——热巴卓

    热巴和热巴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热介巴是流传在西藏东部昌 都、工布地区和四川、云南藏区的一种包括铃鼓舞、杂曲、民间歌舞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表演艺术。由于热巴中有戏曲表演,因此有人叫它康戏(康区的戏曲)。表演热巴歌舞的多数是有人身依附的流浪艺人,故过去将这种艺术形式和表演这种...

    发布于:2024-11-14

    详细阅读
  • 【山南地区民间艺术团文艺调演】山南地区民间舞蹈

    西藏的南部山南地区是藏族文明的发祥地,在漫长的沧海变桑田、猕猴变人的历史演变中,这里形成了众多的舞蹈艺术形式,主要的有:谐钦、卓谐、卡儿、贡噶尔鼓舞、阿嘎谐、果谐等等,以下为大家简略介绍果谐。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台、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

    发布于:2024-11-14

    详细阅读
  • 【藏族果谐组合】藏族——果谐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上。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从日出跳到夜晚,从深夜唱到天明。果谐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抨击旧制度的,有歌唱劳动生活的,有描绘自然景色、热爱家乡的,还有倾吐爱情的。由于政教合一的思想影响,...

    发布于:2024-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