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代昭中国监察制度]林代昭:2004年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五)

考研 2021-02-06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考研】

  作者:林代昭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 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转化为物质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2.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 形而上学的思想

  C. 诡辩论的思想 D. 相对主义的思想

  3. “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4. 在社会观念结构或思想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宗教 B. 哲学

  C. 政治法律思想 D. 道德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B. 劳动价值理论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剩余价值学说

  6.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7.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

  A. 促进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

  C. 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

  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9.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 D. 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10.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明确的根本思想是

  A. 中国经济建设只能照抄苏联

  B.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 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

  A. 坚持执政为民 B. 坚持与时俱进

  C. 坚持发展生产力 D. 坚持党的领导

  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

  A. 坚持党的先进性 B. 坚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 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 坚持执政为民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条件是

  A. 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 2003年9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和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5. 2003年2月1日,失事的美国航天飞机是:

  A. “阿波罗号” B. “肯尼迪号”

  C. “哥伦比亚号” D. “林肯号”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下列哪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A. 按图索骥 B. 人为自然立法

  C.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 意见支配世界

  E.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7.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

  A. 劳动的发展史 B.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 精神发展的历史 D. 阶级斗争的历史

  E. 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18.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

  A. 市场经济 B. 计划经济

  C. 自然经济 D. 商品经济

  E. 混合经济

  19.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20.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

  A. 不变资本数量 B. 可变资本数量

  C. 不变资本周转速度 D.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

  E.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这一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企业是价格形成的主体

  B. 竞争是价格形成的条件

  C. 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市场供求

  D. 价格形成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定价

  E. 价格的运行不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22. 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特征是

  A. 民族的 B. 科学的

  C. 大众的 D. 现代的

  E. 世界的

  23.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A.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E. 对外关系上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A.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B. 分配结构的不同

  C. 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D. 我国社会的性质

  E. 扩大劳动就业的需要

  25.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

  A.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两者对立起来

  D.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E.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6. 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 发展是目的 B. 改革是动力

  C. 发展和改革是中心 D. 改革和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E.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2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是国家的根本法

  B.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

  D. 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E. 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8. 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7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非典斗争阶段性胜利

  A. 进一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民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B.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C.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 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E. 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9. 2003年 5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提出的推动中俄关系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建议是

  A. 保持并巩固两国现有的元首、议会和政府间高层交往机制和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同时拓宽两国其他各级别、各领域的交流和磋商渠道

  B. 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结合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和深化双方经贸科技合作

  C. 重点开展大项目合作,提高双边经贸合作的层次和规模

  D. 加强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的指导协调功能

  E. 进一步发挥以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为主渠道的民间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民间外交活动,使双方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投身到中俄世代友好的事业中来

  30. 2003年9月19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不要驱逐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并停止对他的安全进行任何威胁。对这一决议投反对票的国家有

  A. 以色列 B. 马绍尔群岛

  C. 密克罗尼西亚 D. 美国

  E. 日本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32. 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独立自主”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是两个不同概念。

  33. 城镇化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从认识论上分析说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及意义。

  3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请结合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论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和意义。

  36.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去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也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

  37.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下面是有关反恐斗争的若干材料

  材料1

  “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材料2

  “9·11”事件以后,美国布什总统公开向全世界宣称,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成为国际反恐联盟的一员;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一分子,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反恐高压下,美国取得了反恐斗争的主导权,它不仅得以放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而且还使得世界第一次在‘美国拍了桌子之后,全都鸦雀无声";第一次出现了无分敌国友国,也无分东西南北,不是帮美国打恐就是静如寒蝉不吭声,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它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它说谁不是恐怖主义,谁就不是。在基本收拾了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后,美国又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圈进‘邪恶轴心",并威胁要对这三国动手。但美国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三国与恐怖主义有瓜葛。

  摘自《世界知识》2002年第9期文章

  材料3

  美国的反恐斗争,包括在格鲁吉亚境内的反恐斗争,只是一种投机手段。反恐斗争仅是让美国人进入欧亚大陆种种借口。这也正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实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少将马汉就提出了所谓“蟒蛇套”理论。在阿富汗以“蟒蛇行动”作代号不是偶然的。西方地缘政治家提出的世界霸权的公式是:谁拥有核心地带(意指原苏联地区),谁就拥有欧亚大陆;而拥有欧亚大陆,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推崇过这一公式,美国现政府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实施的也正是这一公式。至于今天在俄罗斯周围部署美国军事基地,换言之“蟒蛇套”,恰恰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体现。美国在阿富汗、高加索和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中国、伊朗和印度都是危险的。只要仔细读一下美国当局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国家安全战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21世纪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控制关键的资源丰富地区、压制不同意见和操纵世界的全球变化。换言之,就是企图使世界按美国一北约的标准发展,形成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

  摘自俄罗斯《议会报》2002年4月5日文章在俄罗斯周围下“蟒蛇套”

  材料4

  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布什的白宫通过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和范围更广的反恐怖运动展示它组建国际联盟以达到其全球目标的决心。几位专家指出,令欧洲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上述联盟没有自动将欧洲国家包括在内。

  欧美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美国拒绝考虑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重视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和生物化学武器条约等问题。此外,欧美还在应该援助哪些发展中国家、美国对伊拉克的政

  策以及华盛顿对巴以冲突立场等问题上分歧重大。在如何鉴别恐怖主义及其资助者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盟国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摘自美国《华尔街日报》2002年5月21日文章:

  “布什与欧洲的分歧日渐扩大”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为什么恐怖主义成为国际一大公害,它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美国反对恐怖主义行动的真实战略目的是什么?

  (3)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是什么?

  选做题II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并简述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方针及指导方针。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一、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 B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相互转化。这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对于题干中的事实,考生不会不理解。但断定这一事实说明的哲学道理,如果考生没有真正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话,也有一定的难度。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几乎不会有考生选择A和C。选择D项的考生,多半是因为对列宁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的误解和类推。实际上,只要考生对题干中的事实稍加分析就可以明确,工程设计图是通过施工这一条件而转化为“大厦”这一物质现象的,而不是意识本身创造的物质(D项)。所以在B和D项中再排除D项,正确选择就只能是B。

  2. A【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的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所以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该题有一定难度,首先题干没有注明是谁的观点,此外题干的内容又是考生不常见难理解的问题,就这两个因素一般考生得到这1分确实不容易,这就再一次提示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经典哲学名句一定有所了解。

  3. B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是考查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题干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需要考生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提炼出来。“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A项),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D项),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项)。这样将干扰项A、C、D项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项。答错此题的考生可能会误选D项。

  4. C【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政治法律思想在思想上层建筑中的地位。社会观念结构也就是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观点体系。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全部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全部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这是考生在复习中必须掌握的深一层面的基本观点。

  5. C 【解题分析】考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去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如资本主义制度),才得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才能够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本题中A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B、D两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只有C项才是唯一正确的选项。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所谓“理论基础"是指理论本身固有的,是“自产的";“理论来源"是指从别的理论“借用过来的",是“外在的"。分清这一点,就不会误选A项。本题也可以出成辨析题。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6. A 【解题分析】考查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的理解。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题干提供了概念的基本要素,并指出了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途径,所以A项是正确的选项。

  7. D 【解题分析】考查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8. B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应选B。A项是错误的,因为多种所有制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不是“补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D两项所反映的“全民所有制为主体"是错误的,全民所有制只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所以全民所有制不能代替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主体。此题的4个选项,排除A、C、D项,B项是正确选项。

  9. 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的掌握。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为此,就要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我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重要保证。因此,备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10. 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掌握。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个根本思想,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正是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深入思考,毛泽东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内容。因此,备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C是《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基本方针;D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备选项A、C、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11. B 【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的确认。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B项)。此考点非常重要又非常确定,一定要引起考生特别的注意。

  12. A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考生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核心的掌握和确认。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A项)。所以A项为正确选项。

  13. A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在“三个代表”中的地位。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答案,B项和C项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D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这样排除B、C、D项,A项为正确选项。

  14. B

  15. C

  二、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CE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确认。此题是事实辨析选择题,是一种常命题的重要类型题。回答此类型题不仅要求对基本原理有熟练地把握,而且还必须能够运用原理去分析判断具体事物和观点的正误。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中,A、B、D三项均为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选项需要排除,只有C项和E项是正确的选项。回答此题,有的考生可能会由于对E项内容的陌生或不理解而漏选丢分

  17. ABE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考生必须弄清楚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中“归根到底”这个关键词。题中的5个备选项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发展史”(A项),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B项),即“生产力发展的历史”(E项)。所以A、B、E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考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会将题中所有选项当成正确的而全部选尽。

  18. CD 【解题分析】考查对社会经济基本形态的理解。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只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计划经济已经被证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的正确选择,因此,此题只有C、D两项才是正确的选项。

  19. ACD 【解题分析】考查对垄断价格的实质的理解。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获得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垄断资本家通过制定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往往大大超过平均利润。但垄断价格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依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使价值和剩余价值作有利于垄断组织的重新安排。因此,A、C、D是正确的答案。解答此题时,考生会误选B或E项,这是因为没有辨清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关系。垄断价格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它并不是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而是垄断资本家利用其垄断地位规定出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价格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波动只是价值规律在早期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表现形式,而垄断价格的出现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

  20. BDE【解题分析】考查对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的掌握。本题要求回答的是,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哪些。由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率高,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就多。年剩余价值量,除了受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高低的影响外,还受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就意味着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就能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所以,备选答案B可变资本数量、E剩余价值率的高低,D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因而是正确的。由于不变资本不会带来剩余价值,它的周转速度快慢,对年剩余价值量也就无影响。所以,备选答案A不变资本数量和C不变资本周转速度是不正确的。

  21. ABC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所形成的机制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形成机制表现为以政府决定为主,由政府来制定和调整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主要由企业等主体,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行制定和调整价格。五个选项中,A、B、C、D为正确选项。E是错误的选项。

  22. ABC【解题分析】本题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特征的掌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新民主主义文化主要特征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因此,备选项A、B、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3. ABC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体的方针政策的掌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体方针是: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备选项A、B、C、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E是正确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方针,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4. ACDE【解题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题中A、C、D、E四项符合这一要求。分配结构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因此,B不是正确选项。

  25. AB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十六大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概括,对此十六大概括为A、B、C。D、E是如何贯彻A的措施。

  26. ABE【解题分析】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发展是最根本的,是改革、稳定的目的,但是改革,稳定也是重要的,前者是动力,后者是保证。

  27. ABCDE

  28. ABCDE

  29. ABCDE

  30. ABCD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 【答案要点】 (1)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唯物史观认为,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都是目的又是手段,彼此之间都是互相服务的,始终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2)马克思提出,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3)如果片面谈论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人生价值观

  32. 【答案要点】(1)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独立自主”是指一个国家的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是指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外来干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独立自主”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主要是指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种原则、一种精神,是统领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是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决定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后者则是“独立自主”原则立场在国际外交领域的具体运用。

  33. 【答案要点】(1)城镇化是指我国特殊的城市化进程,其主要目标要解决的不是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的问题,而是就业、环境、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等问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市形象,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答案要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①认识(理论)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理论)的基础。认识必须适应实践的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认识(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也离不开认识(理论)的指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②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的不断反复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无限发展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永无止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③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作为指导思想的认识和行动路线。

  (3)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4)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5) 是否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35. 【答案要点】(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主要是研究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社会经济体系内部生产和交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并通过对两大部类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交换关系的研究,对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所需条件的概括,说明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首先必须保证两大部类生产的协调发展。而要保证两大部类生产的协调发展,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各部门内部建立合理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其突出表现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实现整体优化和升级,导致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从而制约和影响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使国有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36. 【答案要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①统一的原则立场,这就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②统一的基本观点,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③统一的思想方法,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共同的理论品质,这就是与时俱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新世纪的新变化。①“三个代表”体现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我们党之所以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利于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但与此同时,一些错误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严重冲击着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我国国情的新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地,我国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党情的新变化,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已经从受到外来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变化集中反映了我们党80多年历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又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今天所面临的全部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样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新世纪的新变化,作出了新理论概括。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问题,是对新世纪新变化的历史定位。

  37. 选做题

  选做题Ⅰ:【答案要点】(1)恐怖活动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滥杀无辜,破坏起码的人类道德界限,而且也损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的国际化、网络化和大型化,使它成为国际公害。但恐怖主义产生是对国际政治中的强势作风和世界经济中贫富差距扩大的反弹。(2)美国反恐斗争的真实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这才是美国反恐斗争的真实所在。(3)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打击恐怖主义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作用,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和宗教混为一谈,不能打击恐怖主义有双重标准;不能借反恐主义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和平发展的别的政治意图。恐怖主义无论在何时、针对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应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与当时美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有关:① 是美国调整亚洲政策的需要。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前苏联的争霸;③ 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2)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压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一方面又要同中国交往合作。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中国国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就是对美国的威胁,这实际上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因此,不断有人制造出“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等,呼吁美国遏制中国。同时,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交汇点,两国对世界特别是亚太的和平与发展起重大作用,美国在诸如反恐等许多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在经济上两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合作于双方都有利;并且美国也希望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导致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3) 1993年中国提出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方针是: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1997年发展为: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中国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是:① 坚持用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② 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既考虑自身利益,也考虑双方利益;③ 恪守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础;④ 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正确处理两国的分歧;⑤ 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kaoyan/1609.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