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科目时间]2007年中考数学科目复习指导
【shitiku.jxxyjl.com--教学互动】
数学:走好三个阶段□太原市三十六中杨变秀
数学中考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复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建立知识网络,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解题能力。第二个阶段是专题复习阶段。
首先,要抓住基础概念,将其作为技巧突破口 数学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要寻找差异――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所以容易造成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第二轮复习时要格外注意的。例如,2006年太原市数学中考题第14题“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等于____cm?”许多学生写为“2”。这个错误主要是考生没有准确读题所导致的。
其次,要抓住常用公式,理解其来龙去脉 这对记忆常用数学公式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推导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做胜过做大量习题,并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公式的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要抓住中考动向,勤练解题规范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能拿到满分了。其实,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所以,要规范书写过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形。
最后,要抓住数学思想,总结解题方法 中考中常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法、面积法、特值法、数形结合法等,运用变换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来解决一些综合问题,在脑海中将每一种方法记忆一道对应的典型试题,并有目的地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做到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而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要将较为简单的题组合成较有价值的综合题。中考题最大的特点是浅、宽、新、活,因而,在复习中要回避繁、难、偏、怪的题,否则,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心理负担。
第三个阶段是心理与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也是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先审好题,再做题。有些问题要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如果题审不好,条件挖掘得不深,就可能会审错题。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如:“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加工比规定日期少用2天,乙单独加工比规定日期多用3天。现接受这批零件个数的2倍任务,甲乙合作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是多少天?”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应设规定日期为x天,根据题意,得。许多学生容易写成这样的方程求解,但再次认真审题不难发现,它还可以列出的方程为。对比就容易发现,第二个方程比第一个容易解。因此,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求会做的题要拿满分,不会做的题要争取拿分。如何得分,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必要的步骤不能省去,会多少写多少。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才能保证拿到分。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尤为重要。“快”则是平时训练的结果。因此,平时做题,既要做到“准”又要做到“快”,而不是只要做对即可。如太原市2006年数学中考题25题为“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对角线的判别方法很快就能写完,一部分考生却采用了两次三角形全等,做题速度自然就慢了。因此,平时做题时不要贪多而要求精,要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提高速度。
4.难题与易题的关系 一般来说,无论什么样的考试,在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读一遍,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但由于中考通常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一般是分为三个由易到难排列,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所以,要尽量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来解答。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先跳过,不能在一道问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否则容易导致后面的题还没有看时间就结束了。平时做题时要控制好时间,以免中考时出现时间不够用的现象。
另外,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还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提升:
1.速度 考试是向时间要质量,复习时一定要有速度意识,不能只要质量而不要数量和速度,超时间的投入就是一种“潜在丢分”,如在考场上发现时间不够,就会乱了阵脚,导致后面的题无法思维,无法下手解答,全部丢分。
2.计算 中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然近年来试题的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简捷、迅速,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且简单。
3.表达 在以中低档题型为主体的考试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但要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最后的综合复习中要注意书写要求,特别是做完历年的中考题后不能完事大吉,而要针对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检验自己实际的得分情况,不仅要自己分析,必要时还要请教老师,这样才能做到针对自己平时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复习中电学复习重点详细阅读
一、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电学试题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明显给出,而是隐藏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而这些隐含条件可从物理现象、关键用语等已知条件中挖掘。二、构建变化电路中的方程思想当电键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
-
2020中考英语针对性训练|中考英语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详细阅读
东北网4月24日电 哈尔滨市初四考生咨询:在区模拟考试之后,面对出现的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 哈市中考命题员、省级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吕桂香指出,今年中考英语试题将体现稳中求新的原则,命题将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根据英语新课标,加强试题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
-
全国中学生作文一等奖_上海中学生作文赛一等奖入围者接受口语面试详细阅读
花5分钟时间阅读3篇中学生习作,并在3分钟内对文章进行点评。为角逐最后30个一等奖名额,40名“光明优+杯”上海市第20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入围者,日前接受了一次口语面试考验。选手们的表现令评委有些意外——高中组的哥哥姐姐们,似乎并没有初中...
-
【1990年全国人大常】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实施执法检查详细阅读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崔丽)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今天举行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第一次全体会议。根据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刚实施7个月的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切实保障法律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落实,依法推进义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法于...
-
2007年江西中考科目_2007年中考地理科目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从最近几年地理中考评卷的信息反馈来看,学生普遍存在错别字较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成绩不理想等问题。我认为今年的中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中考题型(即选择题、填空题、填图题和探究题)有的放矢。 一、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和《考纲》,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地理新课程标...
-
如何听数学课的方法_如何听好数学课详细阅读
怎样听好每一节数学课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一、课前准备 包括学习工具准备和知识准备。要通过预习新课,了解新旧课之间的联系,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找出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这样就能使听课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听课质量。二、专心听讲 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克服走神现象。听老师的朗读、分析,注意其...
-
[中小学生安全提醒]专家提醒中小学生谨防“开学恐惧症”详细阅读
中新山西网3月2日电 寒假已近尾声,学生们马上就要重返校园了。可是最近家住海边街的初二学生小陆却有些反常,只要妈妈一提上学的事,他就喊头疼。小陆的妈妈有些担心,这样下去,开学可怎么办啊?昨日,记者从山西心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了解到,每到开学前,就有一些学生出现类似反常情绪,尤其是中小学...
-
[2007年江西中考科目]2007年中考英语科目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英语:掌握解题技巧 □太原成成中学初中部韩江英语复习首先要制订复习计划,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其次,要针对中考题型进行重点训练,掌握解题技巧。1 听力部分既考查通过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能力,还间接考查口语能力。建议考生每天坚持听说20分钟,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度,考试时能...
-
中考语文赏析题答题技巧_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详细阅读
诗歌鉴赏作为近两年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受到阅读面和理解力的限制,文学鉴赏能力普遍较弱,中考时鉴赏题得分率较低;另一方面是中考在即,短时间内诗词量的积累已不允许,如何能更好地寻求方法,尽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中考时的诗歌...
-
[中考冲刺奋斗语]中考语数外冲刺备考应稳抓基础 注重积累详细阅读
2007年中考即将到来。我区九年级的师生正在紧张的复习,今年是非课改的最后一次中考,如何把握复习重点,提高最后阶段的复习效率,区教研室教研员为老师和同学们提点建议: 语文: 稳抓基础 注重积累 北辰区教研室 任庆达 一、语言积累考“基础” 语言的积累包括字词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