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汕头高考二模数学_高考考前“二模”数学、英语科目评析

高考指南 2022-06-03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高考指南】

       昨天,本报刊登了南京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的语文、化学、地理三门科目的试卷评析,今天本报继续约请名师,请他们对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试卷进行评析,帮助同学们查缺补漏。 数学:重视基础知识考查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徐旭 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吴志宏

  试卷分析:南京二模数学整卷运算量较大,个别题目难度大,估计均分会比一模略有下降。选择题的前7小题、填空题的11、12、13、14题、解答题的第17、19(1)(2)20、21(1)题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共计100分。但试卷的题目有梯度,能考差距。高考中会有一些背景新颖的题目,要学生学会分析,如解答题18题,虽不难,但要学生自己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模拟试卷对老师、学生最后的复习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即注重基础,掌握通性通法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取模型函数解选择题空题(16小题可取),17题求最值是想方法将s表示成某个变量的函数,20题(2)点在曲线上求点代入曲线方程,21题(2)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分离参数法等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方法。

  复习建议:最后40天最重要的还是抓基础,数学基础知识是高考数学成绩提升的瓶颈,只有对数学基础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时,才能突破这一瓶颈,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实现能力的提升。高考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较大,错一个就少5分,而其中的大部分是基本题,基础不好的同学每周要安排几个小题专项练习,在高考中不一味求快,学会取舍,照样能得到好分数;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综合性大的题来练习,冲刺140分。要主动复习,不能被各种模拟试卷牵着走,把大题与小题、综合与专项、做题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要注意归纳方法,特别是那些最容易想到、最容易掌握的方法。

  课本是命题的依据,课本中的例、习题是命题的源头。最后40天要回归课本,对照考试说明,认真复习一下课本的概念、定理、公式,还有课本中出现的应用题。课本应用题各种背景的都有,是命题人所关注的,考生也应该关注。每周独立、限时、规范地做一到两份模拟试卷。一方面可以检查薄弱环节,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这种与高考非常相似的考试能让你在考前准备、考场发挥、考后心理调节等方面得到珍贵的体会,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应试水平。

  英语:重视考查应用能力 29中外语教研组长、市优秀青年教师周新文

  试卷分析:2007年南京市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在题型、词汇范围、分值、侧重点等方面与一模保持一致,但难度有所降低,这份试卷更贴近高考,透着时代气息。二模试卷较为注重基础知识,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对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通过英语的听说读写来交际、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如单选题不是纯粹的考语法知识,而是更加侧重通过设置一个语境,让考生从语境中选择出正确答案。整个试卷体现了命题组对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重视;第二、强调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试卷注重对基本词汇的使用和基本句型的掌握,偏、难、怪题几乎没有;第三、突出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学生在做题时要善于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想象。如阅读理解,好几道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中心意思去推理,如果没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即使看懂了文章,也很难在4个面貌相似的选项中辨认出正确答案。这类题目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次的试卷在听力题里有关于奥运会门票的话题,而阅读理解b篇则是关于最近10个博士生联名抵制于丹对《论语》的新解。作文题也是热点话题,即关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状况。学生必须了解这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身边事,才能较好地完成试卷要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方向。

  复习建议:1、听力在考前要进行综合性训练,每两三天做一套听力综合模拟题;2、在单项选择题上,不要采用题海战术,要把做过的一些题,特别是错题,反复地看。要重视语境,理清句子结构,看清主句与从句之间,主句与其他附加成分之间的关系;3、完型填空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情商。在做完型的时候需注意以下几点:a)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b)从词汇意义及用法、惯用方式和搭配的角度去考虑,准确判断。c)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考虑,挖掘文章的寓意及隐含意义;4、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冲刺阶段,应多进行一些限时训练,通常每五篇阅读材料作为一组,在30到35分钟里完成,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还要对一些推断题,或深层理解题中所给的statements进行反复比较,寻找漏洞,筛选出最佳选项;5、对话填空要求考生准确拼写单词,熟练掌握语法基础知识,能在相应情况下准确填出词的适当形式。考生在做题时特别要注意词型变化;6、最后还要加强作文的训练,对各种体裁的作文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好时态,人称,和上下文之间的连接。同时要注意规范,字迹要工整,要点不能遗漏。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gaokaozhinan/16050.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