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高考填报志愿】07年高考填报志愿热点问题指导

高考指南 2022-06-03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高考指南】

        一、关于选择与人的长远发展

  1、尊重孩子,讲清道理。最后的决定权在孩子,父母只能给建议,但最后的所有后果,无论好坏,只能是孩子自己承担,父母无法代替,这也是尊重孩子的根本原因。

  2、做比选择更重要。目前是一个选择,唯恐作出错误的选择。其实选择在当时是有意义,但对于一生一辈子,就不重要了,因为人生中这种选择会很多,更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去做,无论那个目标,只要努力去实现,就会成功,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根本的是向目标执着前行。在年轻的时候,还不完全清楚目标,最简单,重要的,就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3、不要对孩子有高于自己所能达到的寄期。父母不自觉的的期望会给孩子强大的压力,父母最高的期望只能是自己,不应该给孩子设定比自己还高的目标,因为你自己就没有作出更高更好的榜样,没有道理要求孩子做的更好,所谓言传身教。

  二、关于学校与专业那个优先

  一般情况下,学校优于专业。

  成熟社会,尤其是目前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普及的情况下),你的出身远远比你学什么更重要。学校的品牌是一个敲门砖,尤其是本科是在哪里读的,将对人生一辈子的发展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著名高校,在聘用老师时,特别会强调本科所在学校,用人单位也在众多硕士、博士中,特别关注本科是在哪里读的。

  美国、欧洲尤其如此。

  第二各原因就是专业本身的问题。第一,专业,尤其是本科的专业并不能决定人一生的发展方向,本科更多是一个大学的基础教育,并非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事实上,多数人是“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的,尤其是发展到较高层面后,基本上都不是靠某种技能了。第二,目前国内的教学质量,普遍比较差,尤其是应用学科,名不副实,更无法给你该专业应该给你的东西,也就是说学不到太专业的东西。

  也就是说,在大学,所能给的更多是“环境熏陶”,“意识熏陶”,这时,学校的校风、学风,你的同学的水平、精神状态、素养,老师的整体水准、视野等等都将都你产生重要影响。择邻而居,从这个角度来讲,更需要选择优秀的人聚集的地方,也就是名牌学校,而非专业。

  在学校选择上,最好选择综合性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你所受熏陶会更全面,丰富。

  三、关于学校及区位选择。

  一般来讲,国内上大学,在学校的选择上,区位优势主要在北京、上海,其次是南京、天津、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地,后面这些地方都是50年代高等教育布局时形成的地区教育中心,高校布局齐全,因此选择学校可以从这几个区位考虑。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高校云集,有很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给人以综合良好影响,如果真想学习,可以比较方便的“博览群书”,从不同学校得到不同的学习机会。

  在第二集团中,西安、成都因为地理偏远,大环境意识落后,视野狭小,建议作为最后选择区域。

  四、关于专业的建议

  选择什么专业是很头痛的。但在选择前,有一些常识需要明白。根据我的经验,我有以下建议:

  1、不赞成学习应用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应用学科。比如经济管理、新闻等等。主要原因是教育滞后于实际,中国的教育尤其滞后,学校所学、所教基本上都是“胡言乱语”,误人子弟。在90年代,对这类热门专业曾有这样的评价:一流的生源,二流的老师,三流的毕业生的说法。

  除了教育体制等原因,教育滞后实际很多之外,这些热门专业多数创建历史很短,缺少积淀,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比如讲管理的没有做过管理工作,讲新闻的没有做过编辑记者,讲股票的没有实际操盘经验与感受等等,老师基本上是纸上谈兵。而这些专业往往是有“术”无学,实践技能更为重要。

  另外,从事这些专业的老师,有很多都是该专业早期毕业生,或者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如果是学习该专业的,往往是因为其实际技能差,悟性也差的人才会去教书(如实际业务能力强,这些行业都是可以挣大钱的,早就成业内人士了,而不会去教书。不像现在,当初老师的待遇是很差的)。而另外一些半道转行的,也往往是因为在本专业资质有限,能力有限,才被迫转行到新的领域,又能有多大本事?

  2、如学应用学科,建议优先考虑技能性强的、更务实一些的专业。

  主要是因为技能性强的,你“亏本”少一些。比如经济类的,可以考虑金融、会计之类。千万不可考虑管理之类,有那个高层管理人员是从管理专业出身的?大家都是从某个具体工作与具体行业出身的。切切

  3、如果实在不知道学什么,不妨考虑学习英语。

  面对中国未来发展,世界发展趋势,英语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毅力、恒心都有一定欠缺的人。

  a、首先英语会成为未来人才需要的基本中最基本的,就如对熟悉计算机应用要求一样。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中,英语更容易成为一种放大器,放大你的能力,给你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这种放大,往往是数倍以上。

  b、英语是最难在工作中学习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中,多数都适合在工作实际中学,也适合边工作边学习,但唯独英语无法做到。英语的学习要集中下硬功夫,尤其是设想在工作中学习,需要非凡的毅力与恒心,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如果不信,可以捂着胸口想想,学习英语很多年,你达到了什么水平?多数人是难以有这样的毅力恒心的(如果有,早就把学习学好了,成为优等生了,而不是中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把英语当成一个专业去学习,四年下来,即便不很努力,基本的语言关应该是可以过了。其实也是一种巧妙的办法,克服自己缺乏的东西。

  当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英语只是一种基本工具与技能,只有配备其他的专业技能及知识,才可以让你如虎添翼,才可以达到放大你能力的目的,如果还在英语圈里转,就麻烦了。因此在学习英语专业的同时,就需要注意辅修自己喜欢或有前景的一些专业,或者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从头学起。

  最后强调,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做。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gaokaozhinan/16049.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