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自考时间】2005年10月自考文学概论一最后押题模考(下)

自考 2021-04-19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自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在哪里?
    30.在作品文本中“叙述者”是个什么角色?
    31.风格和创作个性是怎样的关系?
    32.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商品性?
33.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表现在哪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为例,说明情中见景式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附:《月下独酌》之二原诗:
    天若不爱酒,酒量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35.论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心灵共鸣。
    36.高尔基说:“民间有一个最聪明的谜语确定了语言的意义,谜语说:‘不是蜜,但可以粘一切东西。’因此可以肯定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是叫不出名字来的。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请联系语言艺术的广阔包容性的特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5.B
      6.C   7.A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B
      16.C  17.A  18.A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   22.ABDE   23.ABCD   24.BC   25.AD
 三、名词解释
    26.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就是再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艺术形象是作家心灵的表征。
    27.“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神色的意境画面。
    28.抒情作品指的是简要地表现、传达作者的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胜的文学作品。作者在抒发情感,创作抒情作品的过程中,在处理情感与理性、情感与语言等关系的问题上,有意无意间所遵循的原则,称为“抒情原则”。简言之,抒情原则就是依据何种原则抒发情感的问题。
    四、简答题
    29.“语言”指的是语言结构,它是社会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它们的区别在于:①语言结构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语言系统,言语是说话人可能说的或被理解的全部内容;②语言结构是指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的方面,言语是指个人的说话;③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言语是一种信息。当然,二者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
    30.隐含的作者不同于“真实作者”,也不等于作品中的叙述者。叙述者是讲述出作品中语言的人,而隐含的作者则是在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讲述行为得以存在的一种意识。在一般情况下,叙述者所说的语言往往就体现了隐含作者的态度和认识。叙述者只是隐含的作者所安排和操纵着一个文本的代言人。隐含的作者自己在作品文本中从不露面,我们只能通过对整个作品的意图来间接地意识到他的存在。作品文本中实际存在的是叙述者,而能够表明叙述者这个角色存在的根据是叙述声音。
    31.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有机整合和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32.认识文学的商品性要从几方面入手:①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从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某些一致性看,文学产品如同一般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属性。②从文学史的事实看,文学有时因其商品性而促进了它的繁荣,商品性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学发展的润滑油和推进剂。③马克思曾指出,在物质生产商品化的社会里,文学生产也会商品化。他说:“在这里,演员对观众说来,是艺术家。但是,对自己的企业主说来,是生产工人。”正是艺术家身份的二重性导致了艺术产品的二重性,对于文学产品来说,它既有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也担负着商品的功能和效用。
    33.“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其一,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落,这就是指“神话”,这种有重大意义和永久,魅力的艺术形式,在生产发展以后,反而停滞了。其二,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文学的高度发展有些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
 五、论述题
    34.①情景交融是一种“情中见景”的方式。直抒胸臆,全不见景,而景物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就是“情中见景”式的范例。②诗中全用酒后谵语成篇。可笑的逻辑、荒谬的胡话中透露出诗人天真放达的个性。一个醉眼朦胧,酣态可掬的“酒仙”的形象,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达到了意境创造中化实为虚的艺术处理。
    35.此题要从心灵共鸣的含义(两个含义)、心灵共鸣产生的原因(两个原因)以及心灵共鸣的社会效应(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来谈。(参见指定教材第548~552页)
    36.高尔基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广阔的包容性。①语言有巨大的功能,词语可以与世界上一切事物发生广阔的联系;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凭借语言符号来把握世界的文学,其描写具有无比的广阔性和丰富性;③不仅文学描写生活的广度是别的艺术无法相比的,而且文学描写的细致入微,深入曲折的程度,也是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zikao/3768.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