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奎考研政治断腿]陈先奎政治考前预测7套卷(4)2
【shitiku.jxxyjl.com--考研】
十六大提出的一项基本政策,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32【答案要点】
(1)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的基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必须发挥而不能取消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2)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成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是否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不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当作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既定的基本制度基础上,而当作所谓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3)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不存在抽象的超历史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都与一定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结合。上述观点实质上是否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规定性。
33【答案要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源于、开始于毛泽东。
第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通过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提供了理论基础,开拓了科学道路,树立了光辉典范,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科学命题,借鉴苏联的经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创造性地形成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的思想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误是在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参考的条件下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同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历史借鉴。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于、成熟于邓小平。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对时代主题作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
第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三,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被提高到新水平;
第四,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等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体系。
四、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中不可确定的趋势。但是,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必然性,也没有纯粹的偶然性,人们在工作中应该立足必然性,利用偶然性,通过偶然把握必然,使我们的行动更具自觉性。一方面,偶然往往是认识创新的向导,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因素,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应该在群众生老病死的大量日常特别是非日常的偶然事件中表现出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2)在2003年的抗非典斗争中,北京市、卫生部的领导之所以在领导最初的抗非典工作中犯了错误,政治上是缺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发热”现象所掩盖的非典死亡的意外的偶然现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在哲学上,没有重视“发热”与非典死亡这种新的偶然,视之为无关紧要的纯粹的偶然性,没有立足必然,在“发热”非典死亡的偶然现象中进行对必然性研究的科学指导,缺乏以偶然为特征的危机意识。
(3)后来党中央总结了北京市、卫生部处理非典偶然死亡事件的教训,高度重视并利用“发热”非典死亡这种新的意外的偶然性,自觉寻找非典发热死亡背后的“必然性”依据,重视、研究并且利用偶然,寻找并且把握了非典“发热”死亡背后的必然性规律,利用对非典死亡的必然性认识,指导抗非典斗争走向成功。
(4)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在抗非典的危机管理的实践表明,危机管理中一般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即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危机管理或抗非典在哲学上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及时认识、控制坏的可能,把坏的可能消除在萌芽状态;
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坏的可能向好的可能转化,使好的可能变成现实。
【附题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35【答案要点】
(1)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政权建设理论的基本点,是主张在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最大特点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联合政权。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正式提出了上述主张。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设想,正式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实践,在革命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毛泽东关于政权建设的理论有一个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第一,在土地革命的前中期,即从国民革命失败到中共瓦窑堡会议前,各革命根据地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是这种性质的政权,它的内容与目标是反对封建阶级和国民党新军阀。
第二,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改变了对地主、富农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同时提出把工农民主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为了体现这一总的策略,在抗日战争中在党所领导的各根据地中实行了“三三制”政权,即在抗日民主政府的人员构成中,共产党人、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政权。
第三,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各派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提出了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建立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理论。
(2)演变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政权建设理论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演变,主要原因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次是党的政权建设,也像其他问题一样存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第一,在土地革命的前中期,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民主专政主要对象之所以确定为反对国民党新军阀,是因为国民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而投靠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成为了人民的敌人。
第二,瓦窑堡会议改变了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共和国的主张。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政权,根本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为了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团结绝大多数人民共同抗日,所以提出了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并实行了“三三制”政权
第三,在解放战争中,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他们主张建立独裁、内战“一党专政”的企图,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各民主党派要求建立英美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在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坚持“一党专政”的条件下陷于破产。在中国革命已接近胜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已经积累起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也随之成熟了。
(3)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这是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
第二,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对内镇压被推翻的反动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覆。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充分的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人进行专政;也只有对敌人实行了强有力的专政,人民的民主权利才有保证。
36【答案要点】
(1)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提高,在优美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要求;
第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粗放型增长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第四,增加国际竞争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仅是数量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科技和效率、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2)2004年我国经济过热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第二,2003—2004年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超产发展,导致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效率低而又污染重。如果不转变这种以投资重化工业、资源和能源高消耗为经济增长特征的破坏性高速增长模式,我国的资金、技术、资源、能源、环境都必将难以支持继续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3)主要措施是:
第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压缩重化产业的资金和信贷投放;
第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第三,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耗对经济拉动作用;
第四,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全面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第五,最根本的是要形成有利于集约型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提高科技贡献率;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形成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37选做题Ⅰ【答案要点】
(1)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一,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第二,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
(2)集团化与全球化辩证关系。全球化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区域集团组织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实行差别待遇和歧视政策。这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就整个世界经济而言,是带有集团主义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因此和经济全球化表现出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另一方面,每个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在本质上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完全一致的。
经济集团不仅具有排他性,更具有开放性,各个集团事实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长远和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展开,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而使每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事实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中介、一个环节和一个阶梯,达到集团化与全球化的相互转化。
(3)欧盟一体化。欧盟一体化实际上是西欧、欧洲国家联合自强、独立自主的过程,其地位和作用主要有:第一,已经发展成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和政治组织,具有了“欧洲合众国”的雏型。
第二,主张世界多样化发展,主张多边主义,寻找其他大国支持,比较坚定地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特别是单边主义,成为制约和抗衡美国单极霸权的坚定力量;
第三,欧盟25国,46亿人口,十万亿欧元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先进,拥有空中客车、玛丽亚娜火箭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发展成为世界多极力量中重要的一极,大大提高了欧洲在世界大国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欧盟要成为美国平等伙伴的谈判地位;
总之,欧盟一体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进程,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特别是2004年欧盟通过了“宪法条约宣言”,是欧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欧洲人民联合自强、独立自主、向着欧洲合众国目标前进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加强了欧盟的整体运转和政治行动能力,是欧洲合众国的雏型。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先后提出的几个口号,诸如“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是最好的榜样”等,表明欧洲希望在美国之外成立独立自主的一极,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并且通过联合自强显示欧洲的力量,力图成为规范、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导力量,与美国争夺规则和新秩序的主导权。
(4)亚太经合方式:亚太经合方式承认多样化,允许灵活性,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以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共同发展,有利于各国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比较好地掌握各国的国家主权。
(5)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正式启动,成为亚洲一体化主导力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亚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
第一,变化的内容。由接受和主张日美炒作的“中国威胁论”转变为主张“中国机遇论”,由对中国的发展、崛起怀抱恐惧、怀疑以至排斥、打压的态度,转为理解、支持、欢迎中国崛起的合作态度,积极争取与中国合作,双赢共赢的机遇和利益;
第二,转变的原因。
①中国长期快速稳定的经济高增长,成为东亚以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首先拉动了东亚的增长和繁荣,是东盟转变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从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帮助东盟国家及时走出困境,到近年来积极主动对东南亚国家开放有关市场,使东南亚国家切实参与到中国发展的巨大市场机遇中来,得到了切实的经贸和合作利益;
③中国实行积极友好的周边国家外交,也推动了东南亚国家的转变。
第三,转变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日打破“中日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使世界各国了解、支持、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
②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中国创造长期和稳定的国际环境,从事国内的和平发展;
③得到东盟的理解与合作,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大国之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进程,2001年正式提出,2004年全面启动。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以安全合作为重点,从2004年签署“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向经济合作方向发展,但面临美国分化瓦解的巨大挑战。
中国的周边国家外交。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发展到“睦邻、安邻、富邻”。
(6)中国和东盟关系的主要方面
①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
②中国和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相关的东盟国家共同达成《南中海行为准则》,按照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原则,处理有关争端,并且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更好的安全对话合作的氛围;
③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在2004年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框架协议”,“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重要文件,标志着正式启动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成为了亚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
④中国积极支持东盟在亚洲一体化进程和东亚地区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发展的统一,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质。美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民主制度模式改造中东,企图建立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从根本上割裂了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发展的辩证关系,背离了世界多样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2)现代文明社会,民主、自由、人权、法治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体现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但是每个国家走向民主、自由、法治,由于国情的不同,又会选择不同的模式和道路,是规律客观性和人民主体选择的结果,美国把本国模式强加到中东各国头上,割裂了规律客观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根本上背离了各国人民主体选择的意志和愿望。
-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复旦大学2003年“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笔试)考题详细阅读
一、试述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的主要趋势(10分)。二、试用系统管理思想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某一种理论或方法的应用(10分)。三、分析以下案例(20分)。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1886年5月,名叫John Styth Pemberton的医生发明了可口可乐,它是将“可可”提取精与“可...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硕考研_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9年会计学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9年会计学考研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十二题,计10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3、计算题答案取小数点后两位。4、试卷中所用“时间价值”自己计算。5、计算题应列出计算过程,不能只写答案。计算分析题:一、(本题18分)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总价款400万元,分4年...
-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究生|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农业经济管理复试试题详细阅读
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农业经济管理复试试题1、 试论农业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防范。(50分)2、 试论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10分)3、 试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完善与发展。(40分)...
-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武汉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一 名词解释:扬马花间词派 一祖三宗 桐城派 常州词派 (共六个三十分,不记得其他的了 顺序也不对)二 简答1 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有那些特点?2 简述沈,宋对近体诗的贡献3 试述你对词别是一家的理解4 清代传奇与元杂剧体制上的区别 三 论述1 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风对建安诗风有那些延续?2 清人...
-
考研西医综合考哪些科目_2002复旦考研西医综合科目试题详细阅读
一。a型题:共9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行?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分泌调节 2 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 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期末考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7年财务管理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7年财务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7财务管理(会计专业)试题注意事项:1 本卷共十题,每题十分,共100分。2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3 计算题答案取小数点两位,如0 27或12 27%一、解释下列名词:理财环境 现金流量 金融资产 认股权证 最优资本结构二、简述通货...
-
【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古代汉语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古代汉语考研试题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050103)考试科目:古代汉语(327)一、写出下列各字的小篆或者古文字形体(20分)。心兵向毛豆至朱武牧取大聿水行衣自鸟犬女首二、解释下列术语(40分):(1)古今字(2)指事(3)同...
-
武汉大学心理学研究生_武汉大学2003年心理学史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科目;心理学史 代码:906一:名词解释1, 洛克的白板说2, 休莫的习惯原则3,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4, 机能主义心理学5, 桑代克的效果律二:问答1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灵魂的思想2简述西那的官能心理学3试述休莫的人类心理内容的分类4铁钦那在三种生物学和三种心理学间作了怎样的类比5适应心理学的本质...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_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心理统计与测量考研试题详细阅读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招生专业:心理学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 )1 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 )2 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
考研冲刺的推文_考研冲刺: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导练详细阅读
【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当时世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