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什么时候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台前幕后

报考指南 2021-11-07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报考指南】

随着第一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培训班的开课,财政部周密部署的会计准则大战平稳进入了中期,距离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的率先施行则进入“倒计时”阶段。早在今年2月,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宣布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建成时,财政部精心策划的准则制定、培训、实施三大战役已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充分的准备、周密的安排,有章有法、稳扎稳打,确保企业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既是此次准则“大战”的指导思想,也是此次准则“大战”的特点。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大战”打响之初,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王军就要求: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确保准则制定的高质量;统筹规划,统一组织,确保准则培训的高质量;未雨绸缪,慎密部署,确保准则实施的高质量。

  一场新准则大战就此悄然打响。

  制定之战:集思广益 科学决策

  作为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社会影响面广的系统工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了“民主集中”制度。所谓“民主集中”,就是指在准则制定的前期,财政部相关部门不仅作了针对性极强的研究,确定了重点,还广泛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充分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科学民主决策的精神。

  据了解,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首先从准则课题研究起步,财政部聘请会计准则委员会各位委员和部分咨询专家,分别主持了40余项针对性极强的会计准则研究课题,为全面铺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技术基础。同时,在2005年年初会计准则立项后,财政部要求每个准则项目负责人首先把与该准则有关的国际准则、美国等国准则、中国当前实务及其存在问题等搞懂吃透,并撰写研究报告,这对于把握准则重点,提高制定效率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最为人称道的是,整个准则制定过程始终保持集思广益、公开透明,征求意见规模大、范围广、领域宽。在征求会计准则委员会各位委员和国内外咨询专家专业性意见的基础上,财政部还邀请国际“四大”及境内外大型上市公司的会计专家进行准则集中研讨,并征求了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相关部委的意见,就准则及其指南的内容出谋划策。同时,每个准则的征求意见稿都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发布,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收回后,起草人员对于每个意见都认真对待,作为进一步修改完善准则的重要依据。这些都成为保证准则质量、提高准则科学性的重要手段。

  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的起草、修改过程中,实地调研测算是另一个工作重点。在精心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和面对面交流的同时,还选择了50多家企业,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之前进行模拟测试。这样既掌握了会计准则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了解了会计准则应用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准则内容的针对性和准则应用的可操作性。

  此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与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是同步进行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会计、审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凡是涉及到相互影响的内容,双方准则制定人员都能够及时研究,协调一致,保证了准则内容的一致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两大准则体系的有效贯彻实施。

  碰撞之战:积极主动 不同凡响

  积极参与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本次准则建设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这种碰撞之中,准则制定者们抓住机会,发挥才智,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互动趋同”,为我国这次意义深远的会计改革创造了积极、良好的国际环境。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政府这一与全球经济进一步整合的做法,使得在国内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方面与那些走在前列的国家保持一致。”

  首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提出的会计国际趋同四项主张,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为我国这次会计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与此同时,财政部会计司的同志加班加点,牺牲国庆和春节休假,利用数周时间,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技术人员进行了艰苦的讨论、谈判、交锋和协商,解决了趋同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及其趋同的成就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理解和认可,并写入双方的联合声明。通过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讨论了具体技术问题,协调了我方提出的趋同立场,签署了备忘录。同时,打开了与欧盟会计对话的大门,促使欧盟认可了中国会计改革成果,为争取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扫除了会计标准障碍。这些举措不仅大大提升了我国会计准则质量和国际地位,也为我国经济迎接全球化挑战、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夯实了会计基础。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baokaozhinan21/9847.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