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之道 北辰公考学院 pdf】申论高分之道--名师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题难度

申论 2025-08-16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申论】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已落下帷幕,应广大考生要求,新浪考试频道联合华图公务员特别邀请到公务员考试辅导名师钟君老师于2006年11月26日下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广大考生在线点评本次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以下内容为本次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下午做客我们的新浪嘉宾聊天室,非常感谢大家。昨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部分全部进行完毕了,今天邀请到了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钟君博士做客我们的节目。

  钟老师,其实每次在考试过程当中,大家都会有很多问题要问,其实我觉得广大考生最想了解的,通过您的眼光来去衡量一下昨天的考试情况,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地说说昨天的考试申论部分的考试大体情况。

  钟君:好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对于昨天的考试总体情况做一个大概的分析,谈谈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还是因为申论考试首先大家要确定一个特定的事实是什么?昨天的申论考试材料所反映的事实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06年的申论考试相比,07年材料难度有所降低,但是题目难度有所提高。

  下面我将结合我们在辅导当中的一些解题技巧和套路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主持人:今年试题在题目的感觉上可能材料更容易读懂,大家更明白说说怎样一回事,但是答起题来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我觉得在申论最关键的一点,大家应该有一个很好的逻辑思维,不仅仅考察你文笔的写作能力,更关键的就是你写这篇文章会不会前后呼应有没有鲜明的层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材料的逻辑关系的问题。

  钟君:我们一直在强调,其实战胜申论最大的技巧就是吃透材料,用材料说话,根据申论考试的特点,我们认为考生只有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勾画关键词和关键句(例如首尾句、关联词、常见词),概括段落大意,分门别类等步骤系统地把握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从整体上应对试题,从而有可能实现申论考试的高分突破。这是因为,历年的申论材料都在命题专家的精心设计下,具有相对清晰的逻辑层次,而今年的申论材料的逻辑层次尤其清晰。系统地把握材料的基本内容就能从整体上应对试题,从而实现申论考试的高分突破。

  今年的考试大家也都看到了,实际上今年的申论题延续了历年真题的一些特色,我个人感觉,这些题目在命题专家的精心设计下,具有相对清晰的逻辑层次,而今年的申论材料我想强调的是,这个层次我感觉是尤其地清晰,相对于去年来说,具体是怎么构成的呢?

  泛泛地讲,应该说这个材料主要事实或者反映的特定社会现象,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利用问题,但是具体来说,通过仔细的阅读材料我们应当看到,所有的材料实际上可以清楚地分为两部分。

  第一二段材料介绍的是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农村的土地资源在征用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四五六七段材料讲到的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即循环利用的问题,这两个大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实际上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如何保护现有土地存量和如何扩大增量两个问题,这两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可以对材料进行一定的逻辑梳理。

  第一个部分,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讲的一二段的材料,实际上我们可以按照社会现象的表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逻辑关系对材料进行概括和归纳,结合这样的归纳我想把昨天考试的主要内容向那些没有参加过考试的网友做一个大概介绍。

  不难发现我们刚才讲的这一部分,特定事实很清楚了就是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问题,问题表现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加大,造成了耕地荒废,同时农民利益的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该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土地征用过程中可能导致腐败,这是材料给我们的第一方面的内容。

  第二个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政府的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第二方面,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第三个方面,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原因部分。

  有学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要区分两种市场。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两级市场,首先是政府征用,然后转给其他企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在这一部分我们从问题的表现,问题的原因到问题的对策做了一个分析,整个第一二段材料做一个这样的梳理。

  第二个大问题,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三四五六七段材料,是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按照刚才的逻辑顺序对他进行一个概括和归纳,很明确,这一部分的特定事实就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呢?土地的重新利用率低,地荒的假象。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个原因,土地的大量闲置,第二原因圈地现象严格,第三个农药的过度投入破坏了土地的利用率。

  对策措施里面,在这四段材料里面也告诉我们很多,第一条对策措施,我们就是材料三四告诉我们的,无锡、首钢、河南在土地复垦中取得的经验,空心村、砖瓦窑厂为例讲的对策建议,再一个就是控制土地建设的总体规模,积极复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后一个第三个就是制定和完善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评价标准。

  通过这样的一个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昨天考试也就是今申论考试的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们讲了,是并列的,一个就是土地的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在这个大的并列层次下面,我们又按照在辅导过程中讲的纵向的顺序,按照问题的表现、原因、对策又有这样的排列,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整个的材料的逻辑关系。

主持人:其实我们刚才一同和大家来分析了试题的逻辑方面的关系,我听完之后我觉得有一种非常大的感触,就是说昨天的考试题实际上从逻辑方面是非常清晰的,如果把材料读懂之后,就能够明白材料想讲什么,从题面上来说,您刚才说降低了,但是回答起来不是相当容易,按照您的经验,综合起来谈,今年咱们试题的难度是变大了呢还是变小了呢?

  钟君:主持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想说,今年的试题的难度我个人的感觉,是明显地加大了,这种大是有根据的,根据来自于哪里呢?主要是大家如果细心地考生都会发现,我们2007年的考试大纲比2006整个的多出来了一段话,这段话是这样讲的,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我就想结合这个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具体谈谈今年的难度体现在哪里?第一个方面,就是大纲明确要求了,把握材料的主旨和精神,在这个方面,把握材料和主旨精神的能力,我想难度体现在你要明确地意识到今年的考试是在考察什么?也就是透过这个现象我们来发现一个什么样的本质,很明确,今年考试考察的是科学发展观。

  今年的考试当中,对这个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的要求有明显地提高,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实际上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上面我们对申论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申论考试的材料延续了理念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一贯风格,这种风格是密切联系热点理论,以点带面,反映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是怎么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呢?我们知道今年的申论材料,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反映了土地资源的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实际上考察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第一,我们说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的扭曲之下对农民低价出售,高价征用,因此这个问题就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并且处于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维度。

  第二,整地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材料中提到了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不足,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涉及到了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密切相关。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维度。

  第三到七段的材料中,关于可持续利用土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通过减少污染能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和循环利用,这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个人的看法今年的申论命题是近几年来最为经典的一次。

  今年的申论命题是紧跟中央关注现实,但又含不露,通过土地这个点带出来了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维度,通过我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通过土地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揭示科学发展观的主旨精神是突破今年申论考试的关键所在。你能不能在最后一个题目,以命脉为题的考试当中取得成功,就看你能不能找到科学发展观这个大的面,然后对题目有一个总体的升华。这是点睛之处,这是我们讲的把握材料的主旨和精神的能力。这个方面我们讲了,明确意识到是在考察科学发展观,不能就土地谈土地,你得到的分数一定比基本分略低的分数,不会得高分。

  第二个大的方面,我们结合考纲,今年的考纲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叫全面分析,关于全面分析的能力在我们的考试当中体现的也是淋漓尽致,怎么应对这个分析能力呢?关键是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我们一直强调一句话,材料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稳如泰山,这句话在今天的申论考试当中,尤其是今年的申论考试尤其重要,都需要考生具备极强的根据材料分析题目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材料立了。解题的关键就是我刚才讲的,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第二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三到七段,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实际上这里的评价可以认为,或者是理解为认知或观察的意思,因为问题问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如何评价,因此,这里我们可以把评价置换为认知或者观察,理解了这一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个题的答案都能够在材料中找到,实际上也就是对材料三到七的概括,第三段材料讲的是江苏省经验,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土地复垦的问题,控制大户采取低密度、坚决制止别墅,实际上还是采取复垦的办法控制土地的量。

  第四段材料强调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第五段材料讲控制土地的闲置,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土地的闸门,第六段材料强调是建设用地的控制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我们平常训练的那些找关键句的本事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让你谈“目的和意义”,实际上就是让你谈“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的原因,也就是谈“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的好处。这个从材料当中也很容易概括,在此不赘述。解释“土地存量”和“地荒”其实也不难,关键还是在阅读分析材料。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在材料当中很容易概括。在这里不多说了。

  第三个大方面,今年的考纲里面着重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考试的难点就是让你提出更加具体和务实的解决对策,在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知道,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向来是申论考察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申论考试在这方面的考察既不是就某个宏观问题提出对策,也不是对既有的政策做有效性分析,而是对某个微观问题提出对策,我们怎么让农民有权利给自己的土地定价,我们要怎么样检查一个具体的工作,这样一个微观问题,坦率地讲,这个题目,我认为是今年的题目当中比较难的。

  一是因为这个题目非常地具体,二是因为它涉及了相关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常识,回答这个问题不但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积累问题的能力,我们结合具体问题讲一讲。

  比如说第四题当中的第一个问题是,给定资料二提到的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其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关于第一个问题,通过材料我们知道,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两级市场,一级市场只允许政府进入,企业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土地交易。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农民在土地的征用的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前政府在土地的一级市场保持着绝对的垄断,企业无法进入土地的一级市场,只能在土地的二级市场里进行土地交易,这意味着企业农民的地只能卖给政府,政府在这个层面上是高度垄断的,它没有办法卖给别人,所以没有办法讨价还价,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在前我国的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包括流转权和收益权,被固化到了集体的身上,这个集体我们通常指的是村民小组,农民个人缺乏对土地的定价权利。(当然所有权是归国家的)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固化到农民的个人身上,所以农民我要卖地只能通过集体来卖,我个人没有权利我要不要卖,我也没有权利跟你讨价还价,这也没有办法定价。

  这里刚才我们讲到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我们讲的经济学的常识问题,就是关于我国土地市场的现状问题,我们现在的土地市场是两级市场,企业只可以在二级市场拿地,政府在一级市场上具有垄断权,同时,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固化在了集体身上不是农民个人身上,这又是一个垄断,所以农民两边受垄断,所以你的地没有办法定价,你又没有权利。

  实际上这个意思在材料中已经大概给我们了,我们就应该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应当区分征占土地的用途,如果土地是公益性的用途,如果是商业用途,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材料中学者的观点,这里明确应当把土地市场区分为商业性的土地市场和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场,允许企业进入到土地的一级市场,而不是只停留在二级市场,进行商业性用途的土地交易,同时要把土地的使用权固化到农民个人身上,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定价权利。理解了这一点实际上这个题的答案就有了,这个答案讲了两类市场,我的理解,一类是,这里指的就是一级市场,我们现在讲一级市场,分为两类,一个是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场,再一个是商业性用途的土地市场。

  * 措施:

  ①打破农村集体对土地的垄断,把土地使用权固化到农民个人身上,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定价权利。

  ②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企业进入到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商业性用途土地的交易,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实际上这个答案,在我写的《申论万能宝典》第134页上有明确解释。这只是一个对策,这也是我们土地改革的一个思路,但是可能现在还完全没有做到。所以这个题目提出来,确实难度是比较大的。

  第四题的第二个问题,刚才我们讲了第一个问题,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的思路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实际上就是让你去检查它的经费管理情况,那么这个经费是土地的补偿费,我想你就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补偿费应该发多少?第二个,是否这个补偿费发到位了,发到农民手里了,第三个,你征用来的土地是用来干什么了?是用来公益性的用地还是用来谋取利益了,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从具体的方面我们又涉及到这三个方面,比如说补偿费应当发多少,很简单,有一个公式,土地面积乘以每亩的单价,这里要检查一下,你发的土地补偿费,你测量农民的土地面积是不是准确,每亩的单价是否符合你应该赔偿的标准,你还要考虑,一个要符合政府制定的标准,第二补偿的价格是不是足以弥补农民的损失,就是近几年地的平均产值和未来的预期,是不是存在故意压低标准的问题。

  补偿费一个就是检查一下土地面积是否准确,再一个每亩的单价核算是否合理,第二个问题就是补偿是否到位了,这里还有具体的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补偿费是否发出来了,另外一个就是补偿费发到哪里去了?是发到集体的手中被一些人贪污挪用了呢,还是真正地发到了农民手里,第三个,你补偿费是否按标准发出的,这是五个方面。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征用土地的用处就是征用土地,看看征用土地是否新建了一些项目,新建了哪些项目。

  那么,以上就是我对于今年的申论考试一个难点的分析,这几个地方确实是今年比较突出的,也是比较难以回答,让很多考生觉得挠头的地方所在。

主持人:由此看来,我们做申论题的时候应该综合各方面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从法律的角度,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都要考虑,另外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一分为二,而且我们有很多问题希望大家答题的时候,站在一个你是公务员的角度上回答,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我看这件事我个人的认为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刚才通过您的讲解,我们大家在答题的过程中,应该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来,我们才能说这道题答得比较好。

  大家还有种想法,因为毕竟今年这个考试已经过去,我们应该把眼光把未来看,大家更想知道解题思路,如果以后还考公务员考试的话,应该培养自己怎样的解题思路呢?

  钟君:主持人这个问题也问得非常好,刚才实际上我们在谈到今年难点的时候,对解题的思路也有涉及,还有两个部分也就是今年考试的第一题还有最后一个题目,我们还没有谈,下面我就重点来谈一谈第一题还有第五题的解题思路。第一题很简单,就是根据给定材料一二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要求概括全面,观点鲜明,条例清楚、语言流畅,这个题昨天考完跟一些考生也有一些交流,有考生说这个题很难,这个形式没有见过,也没有明确要求,并且还要供负责同志的参阅,觉得这个题很难,实际上这都是一些烟雾弹,尽管它有一定的难度,一个是没有明确说概括什么,再一个要求供负责同志参阅,这就把很多考生吓住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变化而已,这道题其实和去年的第一题一样,就是让你根据材料写一个情况供述,在开头的时候明确写出供领导参阅的字眼,其他部分和平常练习一样,你就完全可以按照我们讲的概括主要内容的万能模式来谈,首先这个问题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些问题,然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这是基于材料,把材料的东西给它套进去就可以了。

  我们就可以这样概括这个题目,“现在将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供领导参阅”。这是第一句话,很清楚,交代明确,下面就讲材料表现在什么地方。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征用问题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了很多问题”。我们一直强调看任何问题看主流,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否定了所有的主要内容。 那么这里很明确你要讲上这样一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下面接着讲,“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的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是对抗性的事件”,好了,让你概括一二段材料的主要内容,昨天有的考生问我,老师,河北的北郊村和西营村的主要情况要不要概括呢?一定要明确概括,因为你这是要把具体的情况供领导参阅,下面就可以讲上这样的话,“河北北郊村,西营村土地征用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引起了农民上访对抗性事件比较具有代表性。河北北焦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几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仅余30多亩耕地;第二,农民获得补偿费用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损失。

  西营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补偿费用低。第二,目前为止职业技术学校只付给西营村补偿费用总额的1/3。第三,村委会违反《农村委员会组织法》,贱卖土地。第四,上访。

  接下来给大家的第三句话,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在这里进行一个概括,你这样讲,有专家认为,造成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村委会贱买土地,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突然定价,土地补偿不足以农民创业,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是这四条原因。

  最后一条我们讲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要怎么办?你要概括内容的时候写上去,这些问题的是无地无业农民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或即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我国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审批权,并对补偿做了新的承诺,补偿已达到法定上限,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也就专家认为,将土地转让市场,将土地的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加以可以得到农民应该得到的补偿。

  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难的,就是根据材料把我们讲的模式用深,把相关的内容套到这个模式里,非常条理、非常清楚。

  第五题的题目要求是这样的,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要求第一个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个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第三个全文不少于八百字。

  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出得非常有意思,从题目的要求看,以命脉为题非常艺术,从形式上强调了申论文章的活泼性但是我们的学员和明眼人应当看到,题目的具体要求还是要求你写一篇特殊的官样的议论文,也就是申论文章,出去你看到题目,你可以把它发挥为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大错特错了,不管题目如何,只要在申论文章里出现的,你应该看到,尤其是我们上面的要求它跟我们平常申论文章的写作要求是一样的。

  我给大家一个文章,第一个部分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你要指出,你要去点题,首先你要指出,土地就是人类尤其是农民的命脉,这是点题,命脉和土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要指出来,我们就要引出我们的下面的问题,你可以这样写,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的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用地没有得到可持续利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地规范土地的征用流转,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刻不容缓,点题,也就是明白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也就是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论证合理,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原因很简单,我们前面讲过了,第一个原因,就是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的价值难以有效地发挥,第二个就是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不合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第三个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也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第四个,我们讲的就是因为土地的征用不规范、不合理,使得农民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进行再创业,社会保障就的不到保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流民现象产生。分析了这个原因你要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否能够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和农业稳定。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第三部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过度句,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政府行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开发好利用好和保护好我们的命脉——土地资源。这也是呼应我们的总论点,具体措施有这么几条,第一条就是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好广大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切身利益,规范土地的征用行为,第二条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农地征用用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一套完备的农地征用体系,当前的当务之急,可以再加上严格的依法办事,对于违背土地政策,强制征用土地等违法犯罪要严惩不贷,这样你都可以讲。我这里只是讲了一个提纲,第三个对失地失业农民要健全相关的保障体系,第四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结尾了,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切实保护好土地这一关系国家名声的命脉,对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我之前我给大家的万能结尾。整理的思路我就分析到这里。

  主持人:我们在写作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每个大块的时候要与论点有一种呼应。

  刚才给我的感觉,做申论题审题的关键步骤就是你要搞清楚题目让你做什么,第一道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情况汇报,给领导看的一个情况说明,你要搞清楚写什么,包括像最后一道题也是一样的,虽然题目给的特别文学化,但这是申论考试,需要你写一些官样文章,我觉得在自己第一方面,给自己把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框是非常重要的。

  非常感谢,钟老师,您觉得在明年的考试过程当中会不会还是会继续延续这些指导思想,比如出题的时候更生活化,贴近大家,包括最后的文章还会是出现这种情况,题目还是比较文学化,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写出自己的观点,自寻角度,会不会有这样的趋势呢?

  钟君: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两个角度讲,一个就是我一直在强调这一点,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当前,我们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集体理论创新,指导我们的中心工作,这几年的申论命题,我想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个问题,但是问题是出的这个点在哪里?你比如说我刚才讲到的,涉及到了民生问题,涉及到了循环经济的问题,还涉及到了政绩观的问题,这些点你怎么捕捉它,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脉络你才能在点上捕捉它,这是一个层次,这个东西你是跑不了的。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是方法跑不了,比如我们讲的概括主要内容的万能模式,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分析社会现象的万能理论,这个方法是跑不掉的,以不变应万变,第二个形式上的东西,会不会更文学化的命题,会不会更生动的形式,会不会让你自选观点,这样形式上的变化,我觉得肯定会有,因为现在命题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怎么样让它跟去年的题目不雷同,现在成了一个规律了,形式上的变化肯定会有的,但是不管怎么变,申论的理念在这里,什么叫申论,两个核心的要素,第一要找到特定的事实,特定事实的表现,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二个关键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怎么来论证你的对策,这就是申论的套路,不管它的题目怎么变,申论的本质摆在这里了。

主持人:我们其实也是看到了很多的网友,他们从现在开始准备明年的考试了,大家对于这个申论的学习有一种误解,觉得我临阵磨枪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特别想知道的是,我们在这一年的过程当中或者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呢?我听到您刚才说,有很多文章是非常政府文件化的内容,但大部分的公务员考生是刚刚迈出校门不久的学生,您能不能给大家支几招,如何能再一个短时间内,语言能够从一种不成熟,变成公文性质那样严谨的语言呢?

  钟君: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想从两个方面给大家支招,第一个方面从思路上,也就是我讲的申论之道,你刚才提到一个词就是误区,误解,现在很多人对申论是有误解的,很多人对申论是有误解的,第一个误解,就是您说的,很多人觉得申论是一个写作考试,准备不准备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要是临时的抱佛脚,就可以考好成绩,绝对不是这样的,申论不只是一个写作考试,有很多的技巧,有很多的套路在里面,你要掌握它,第二个误区,很多人把申论当成个性化的考试,这是非常不对的,它有它自己写作的规范有它语言的风格,这种语言的风格我们叫官话,这种官话说得既活泼又严肃,还不是纯粹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并不是像杂文报上的杂文评论,不要再申论考试中表现你的个性,第三个误区就是很多人刚刚毕业,把申论写成了学术的论文,我说过,去年有个考生,突发公共事件的考试当中,有什么内生性,外生性,这种学术语言,实际上他是一个博士,还是研究这个方面的专家,但申论考了38分,所以我想现在如果准备明年的考试,首先你在准备之前,你想去触摸申论的时候,想去战胜它的时候,你首先必须要把理念上的东西纠正过来,必须正确地认识它,至于详细的地方,大家可以看我写的申论宝典。

  第二从技术方面怎么做,包括你说的语言上,首先我想最重要的,语言我们讲了刚才官话,官话也是一种语言,别看都是中文,但是我希望你树立一个理念,就是和英语一样的一门语言,有自己的语感,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话语规范,你要揣摩它,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这方面很差,你就像学习英语一样学习它,给大家介绍几个不错的参考资料,第一个是《半月谈》,半月评论写的非常符合申论的标准,既严肃又活泼,并且跟中央跟得非常紧,尤其是它的结构非常严谨,它的过度非常地完美,这就是我们看申论文章也是跟看其他文章一样,也是有一种完美性在里面,所以非常好,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还有每一年中宣部理论局会编一个理论热点面对面的书,这个书它的语言因为我们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们编的,它的语言也跟申论很像,这两个东西都是通俗的读物,很有意思的,尤其是《半月谈》小小的,你就平常要多看,真的要想去拼搏,追求的话,你现在要在语言上多下工夫。

  第二个方面,除了语言,现在越来越多的申论考试,实际上考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个概括主要内容,这就是考察你的表达,把这个内容重新打乱了,按照固有的逻辑排列,这就是表达能力,提出对策就是考察的经济学的常识,第三个方面新生申论文章,这里考的是政治学的素养,对于热点理论的关注,对于热点问题的体会分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也许你现在不读书,不看报对这些实事问题不关心,但是你想成为公务员,想从政,必须要关注这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从现在开始。

  主持人:希望大家经常练笔,因为很多同学在考场上写的文章才是第一篇文章,经常写并请老师改一下,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再次感谢钟老师今天做客我们聊天室,一起聊聊考试申论的情况,希望既对那些考过的同学们有一定帮助,也对那些即将考试的同学有帮助,再次谢谢您。

  钟君:也谢谢各位网友。

  (本次聊天结束)

  附: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这个题目延续了历来申论考试的传统,第一题就是概括主要内容。但是今年的这个题有一定难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说概括什么;二是要求供负责同志参阅。实际上,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已,这道题其实和去年的第一题一样,就是让你写一个情况综述,概括材料1-2的主要内容,并且要在开头明确点名“供领导参阅”的字眼。其他部分就可以按照我们的概括主要内容的万能模式来谈。

  现将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整理如下,供领导参阅。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河北北焦村和西营村土地征用情况比较有代表性。

  河北北焦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几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仅余30多亩耕地;第二,农民获得补偿费用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损失。

  西营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补偿费用低。第二,目前为止职业技术学校只付给西营村补偿费用总额的1/3。第三,村委会违反《农村委员会组织法》,贱卖土地。第四,上访。

  有专家认为造成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村委会贱卖土地,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土地补偿不足以农民创业、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无地无业农民增多,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或即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我国政府已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审批权,并对补偿作了新的承诺:补偿已达到法定上限仍不足以使用权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也有专家认为将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面大类进行交易,可以得到农民得到应有补偿。

  五、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与800字。

  我个人认为这个题出的非常有意思,从题目的要求上充分体现了申论文章既严肃,又活泼的风格。以“命脉”为题非常艺术,从形式强调了申论文章的活泼性。但是我们的学员和明眼人应当看到,题目的具体要求还是要求你写一篇特殊的、官样的议论文——申论文章。如果你看到题目“命脉”,就把它发挥为一篇洋洋洒洒、个性飞扬的杂文评论,那么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不管它的题目如何,这个文章还是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写。

  参考例文题纲:

  标题:命脉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首先指出土地是人类,尤其是农民的命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土地没有得到可持续利用,出现了地荒的假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地规范土地的征用流转,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刻不容缓。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论证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原因:(1)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价值难以有效发挥。(2)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单纯从短期来考虑农民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3)农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将农民置之度外。

  必要性:该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

  第三部分:提出对策

  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政府行为,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开发好、利用好和保护好我们的命脉——土地资源。

  (1)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好广大的农民的在土地问题上的切身利益,规范土地征用行为。

  (2)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农地征用用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农地征用补偿政策,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一套完备的农地征用体系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3)对失地失业农民要为其就业和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健全各类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4)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四部分:结尾

  总之,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护好土地这一关系国家民生的命脉,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shenlun/49533.html

  • 李祖华 瓷|李祖华谈北京公考申论热点--严格安全问责

    近期,矿难新闻又频现,再次使人们感到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看到电视上李毅中局长在事故现场痛苦、愤怒而又颇显无奈的表情,不能不令人深入思考。应当指出的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关键所在。连一些国有控股大矿尚且不落实安全责任,事故隐患严重的大量小煤矿更可想而知。  人的...

    发布于:2025-08-18

    详细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_北京07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一、存在问题及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发布于:2025-08-18

    详细阅读
  • 道理论证与引用论证|论证·论证应试经验谈

    一、列题纲审题、立意后不可马上就动笔写。而是要概括构思的轮廓、总体的思路、文章的布局,先列提纲作为写作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心里有数,便于宏观控制;第二,可保证快速成文;第三,不跑题。因此,考生要养成写文章先列题纲的习惯。    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    (2)总论点...

    发布于:2025-08-18

    详细阅读
  • [时评是什么]时评:石油专营历史的终结

    消除中国能源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必须从国内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入手,放松管制,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把维护能源安全的任务更多地交给市场,交给包括国有、民营企业在内的更多的市场主体。 商务部近日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国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开放中...

    发布于:2025-08-18

    详细阅读
  • 2021申论热点_申论热点推荐医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现行医疗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具体表现为:1)医疗设备陈旧;2)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严重的浪费;3)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职工甚至得不到...

    发布于:2025-08-18

    详细阅读
  • 【公务员申论要求多少字】公务员专家谈申论要求的30种变化(中)

    在大家知道申论命题的一般原理之后,我们再来研究申论的命题的变化。按照我们前期的研究成果,申论是虚拟行政行为,其申论要求是模拟行政机关中领导对下级的发问、追问和要求下级去论证这样三个步骤的。那我们请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领导都会问些什么呢?这些题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  说到底,领导的...

    发布于:2025-08-17

    详细阅读
  • 【万学金路公务员】金路公务员专家谈申论议论文文体写作格式

    金路李祖华谈申论议论文文体写作格式    一、总分式格式:     标题(12字左右)    引论--------------------------------------------------------------------。(点明主题、根据主题、上升主题)(300字)...

    发布于:2025-08-17

    详细阅读
  • [浪尖系列点评]系列点评之二:06年北京公考《申论》

    题目:打造诚信政府 华图参考答案:近年来,各地纷纷进行招商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某些政府官员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随意生杀投资企业,暴露出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淡薄,政府诚信遭到质疑。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

    发布于:2025-08-17

    详细阅读
  • 【对线上考试的评论时评文】时评:遏制考试舞弊可否立法

    12月23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开考7分钟,就有人在网上贴出写作题,并附有例文;在某大学的考场里,听力考试的广播中居然同时传出有人念答案的声音 每年,类似的考试作弊新闻不绝于耳。2004年5月教育部曾经颁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遏制愈演愈烈的教育考试违纪舞弊现象起到积极作...

    发布于:2025-08-17

    详细阅读
  •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精准扶贫】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贫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同时,贫困地区的环境形势严峻。如何在发展经济大力扶贫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贫困地区贫穷落后主要有以下因素:(1)自然环境差。贫困地区大多数是干旱、半干旱地...

    发布于:2025-08-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