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006安全师案例分析:事故分类
【shitiku.jxxyjl.com--模拟试题】
二、事故分类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分类
该标准中对伤亡事故定义为: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按照伤害程度分类为: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规定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及死亡。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人员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又分为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的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对特别重大事故定义如下: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具体解释如下:
(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世界人民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的分类
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有关问题的解释中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人身伤害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1)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l~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急性中毒指生产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大量进入人体,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导致职工立即中断工作,须进行急救或死亡的事故。急性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一般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有的毒物因毒性有一定的潜伏期,可在下班后数小时发病。
4.火灾事故分类: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安部、劳动部,1997年)第六条规定: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划分为三类:
——具有下列情形之~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重伤20人(含本数)以上;死亡、重伤20人(含本数)以上;受灾50户(含本数)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含本数)以上。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含本数)以上;重伤10人(含本数)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含本数)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5.《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gb 14648—1993)中的分类
1)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1)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40人及其以上者。
(2)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40人以上者。
2)重大飞行事故
凡属下列之一者为重大飞行事故:
(1)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39人及其以下者。
(2)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最大起飞全重5.7t及其以下的航空器除外)。
(3)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39人及其以下者。
3)一般飞行事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飞行事故:
(1)人员重伤,重伤人数在10人及其以上者。
(2)最大起飞重量5.7t(含)以下的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
(3)最大起飞重量5.7~50t(含)航空器的一般损坏,其修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10%(含)者。
(4)最大起飞重量50t以上的航空器一般损坏,其修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5%(含)者。
相关试题
- [2021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六讲(1)
-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2006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事故处理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要点第一部分
-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2006年案例分析试题库二十: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对小煤矿不依法严格审批案
- 2021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一讲(1)
-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2006年案例分析试题库三十二:法律角度分析煤矿职工应享受的安全生产权利
- [2021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六讲(6)
-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_2006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事故教训
-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2006年案例分析试题库二十一:公安消防机构不及时对批准的单位进行检查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_2006年案例分析试题库二十三:公安消防机构要求被审查单位购买指定品牌的灭火器材案
-
202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考几门|土地估价师考试基本知识考试试题(2)详细阅读
3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___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32.采用收益还原...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试题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
-
[法律资格考试试卷二]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试卷(二)土地估价基本知识(2)详细阅读
3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___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32.采用收益还原法...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土地管理基础知识3详细阅读
53.县级以上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评审___。 a.土地等级 b.土地使用状况 c.土地质量 d.土地价格 5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___,经认可后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a...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管理基础试题(2)详细阅读
一. 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0 5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 答题错误倒扣0 5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 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华人民共和...
-
【土地概念界定与土地管理活动的关系】土地概念及其特征与土地管理基本理论试题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 1.完善土地市场就是要将土地市场发展成为完全的市场。 ( )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 ) 3.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而土地的本质是生产力。 ( ) 4.土地...
-
【土地利用工程考试和答案】考试大整理土地利用管理试题(单选题)详细阅读
单项选择题 1.土地市场的特有特征是()。 来源:a.流通方式的多样性b.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 2.土地市场状况的不均衡主要是由()特征决定的。 a.土地供给弹性,b.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c.流通方式的多样性d.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3.在一定的地域性...
-
一级b考试模拟试题_土地估价师考试模拟试题(一)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1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 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 答题错误倒扣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与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也是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估算 土地...
-
[土地利用工程考试和答案]考试大整理土地利用管理(多选题)详细阅读
多项选择题 来源:1.土地市场区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征包括()和土地供给弹性小。 a.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b.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流通方式的多样性 2.土地市场的主体包括()。 a.供给者b.需求者c.中介者d.管理者 3.我国土地市场结构包括()。 a.土地一级市...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2详细阅读
26.铁路、公路和输油、输水管线等 建设 项目用地,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总体设计,一次 申请 批准,______办理征用、划拨 土地 手续。 a.可以分段 b.一次 c.分期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7.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______年。 a.四十 b.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