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经济法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历年解析(1)
【shitiku.jxxyjl.com--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 所得税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家有关税收法规相抵触的应当执行( )。
a、国家有关财务规定
b、国家有关税收规定
c、国家有关会计规定
d、国家有关财务、会计规定
[答案]:b
本题是对 企业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问题的考查。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家税收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纳税。
所以,b正确。
2、东运公司1998年经 税务 机关核实亏损20万元,1999年度该公司利润总额为2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1999年度该公司应纳所得税额为( )万元。
a、46
b、59.4
c、66
d、72.6
[答案]:b
[解析]计算过程:(200-20)×33%=59.4(万元)
3、根据《 企业 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计算 企业 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收入总额中扣除。准许予扣除的比例是( )。
a、2%;1.5%;14%
b、2%;14%;1.5%
c、1.5%;14%;2%
d、1.5%;2%;14%
[答案]:b
[解析]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和教育经费应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计算扣除。所以b正确。
4、某 企业 1994年度发生亏损,按税法规定,可以用以后纳税年度的所得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1996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1年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企业所得税关于亏损弥补规定的考查。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如果未弥补完,可以逐年弥补,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1994年发生亏损,连续弥补期为1995-1999年,共5年。
5、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是( )。
a、工商机关所处罚款
b、银行加收的罚息
c、 司法 机关所处罚金
d、 税务 机关加收的税收滞纳金
[答案]:b
[解析]罚息和违约金可以抵扣,因为这不是违法行为引起的,不属于行政性罚款,行政性罚款不允许扣除。
6、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前,应当估计其残值并从固定资产价值中减除。其残值比例是( )。
a、固定资产原值的1%以内
b、固定资产原值的3%以内
c、固定资产原值的5%以内
d、固定资产原值的10%以内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资产的 税务 处理问题的考查。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估计残值,残值比例在原值5%以内,具体比例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
7、某印刷厂购进一台印刷机器,买价12万元,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2.04万元,另支付运杂费0.2万元、安装费0.3万元。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该印刷机器作为固定资产的计价金额应是( )万元。
a、12
b、12.5
c、14.04
d、14.54
[答案]:d
[解析]固定资产的计价金额为买价、增值税、运杂费和安装费等,故选d。
8.我国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率属于( )(2003年)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答案〕a
〔解析〕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
9.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一定比例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是( )。(2003年)
a.纳税人直接向某学校的捐赠
b.纳税人通过企业向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
c.纳税人通过电视台向灾区的捐赠
d.纳税人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答案〕d
〔解析〕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捐赠,可以在税前扣除。
10.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是( )。(2003年)
a.按月征收
b.按季计征,分月预缴
c.按季征收
d.按年计征,分月或分季预缴
〔答案〕d
〔解析〕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的方法。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相关试题
- [初级会计经济法模拟试卷]2006年初级经济法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_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5)多项选择题
- 2020年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真题经济法基础|2006年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模拟题(一)答案
- [2021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模拟题一]历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题库]05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3)
-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05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2006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3)判断、简答、综合题
- 【三校生经济法模拟题】经济法模拟题(九)
- 《经济法基础》模考一|06初级《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模拟题|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第2章综合题
-
202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考几门|土地估价师考试基本知识考试试题(2)详细阅读
3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___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32.采用收益还原...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试题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
-
[法律资格考试试卷二]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试卷(二)土地估价基本知识(2)详细阅读
3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___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32.采用收益还原法...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土地管理基础知识3详细阅读
53.县级以上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评审___。 a.土地等级 b.土地使用状况 c.土地质量 d.土地价格 5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___,经认可后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a...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管理基础试题(2)详细阅读
一. 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0 5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 答题错误倒扣0 5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 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华人民共和...
-
【土地概念界定与土地管理活动的关系】土地概念及其特征与土地管理基本理论试题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 1.完善土地市场就是要将土地市场发展成为完全的市场。 ( )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 ) 3.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而土地的本质是生产力。 ( ) 4.土地...
-
【土地利用工程考试和答案】考试大整理土地利用管理试题(单选题)详细阅读
单项选择题 1.土地市场的特有特征是()。 来源:a.流通方式的多样性b.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 2.土地市场状况的不均衡主要是由()特征决定的。 a.土地供给弹性,b.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c.流通方式的多样性d.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3.在一定的地域性...
-
一级b考试模拟试题_土地估价师考试模拟试题(一)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1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 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 答题错误倒扣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与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也是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估算 土地...
-
[土地利用工程考试和答案]考试大整理土地利用管理(多选题)详细阅读
多项选择题 来源:1.土地市场区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征包括()和土地供给弹性小。 a.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b.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流通方式的多样性 2.土地市场的主体包括()。 a.供给者b.需求者c.中介者d.管理者 3.我国土地市场结构包括()。 a.土地一级市...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2详细阅读
26.铁路、公路和输油、输水管线等 建设 项目用地,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总体设计,一次 申请 批准,______办理征用、划拨 土地 手续。 a.可以分段 b.一次 c.分期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7.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______年。 a.四十 b.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