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经济法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历年解析(3)
【shitiku.jxxyjl.com--模拟试题】
四、计算题1、 某 企业 适用33%的 企业 所得税税率,该 企业 1994年发生的有关业务情况如下:
(1) 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
(2) 产品销售成本190万元;
(3)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0万元;
(4) 产品销售费用30万元;
(5) 其他业务利润3万元;
(6) 管理 费用25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万元,超出准许扣除标准0.5万元;
(7) 财务费用18万元,其中 利息 支出6万元,超出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 利息 1.5万元;
(8) 从被投资单位分得利润35万元(被投资单位的所得税税率为33%);
(9) 营业外收入16万元;
(10) 营业外支出10万元,其中,因违章排污支付环保部门罚款2万元;
(11) 购买某非专利技术2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 企业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答案]:
(1) 应纳税所得额=400 3 16—190—20—30—25—18—10 0.5 1.5 2=130(万元)
(2) 应纳所得税额=130×33%=42.90(万元)
[解析]解答所得税综合性的计算题时,最关键的是确定收入总额和哪些成本、费用和损失能从中扣除,哪些不能扣除,明确这一点后,其余的计算将会非常简单。本题中,收入总额为:400 3 16=419万元,至于从被投资单位分回的利润,已经在被投资单位缴纳了所得税,所以,这里就不再缴纳,因而也不在应纳税所得之内。
应当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是成本、费用、销售税金等支出。但并不是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可以在应纳税所得中扣除。有一些是能扣除的,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为:190 20 30 25 18 10=293(万元),而有些则是不能扣除的,不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为:0.5 1.5 2=4(万元),具体是:
(1) 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0.5万元;
(2) 超出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1.5万元 利息 支出;
(3) 罚款支出2万元。
所以,应纳税所得额=419—293 4=130(万元)
此外,注意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资本性支出也不得抵扣,所以购买非专利技术的20万元不能计入成本费用抵扣。
2、a 企业 2000年度利润总额为30.85万元;发放工资合计50万元,另发放各类奖金合计8万元; 计提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合计10.15万元。 税务 机关根据税法核定a企业计税工资总额为40万元。
a企业199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32万元。 税务 机关同意a企业2000年度每月按1999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的1/12预缴所得税。截至2000年底,a企业已按1999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全额预缴企业所得税。
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分别为2%、14%、1.5%。
要求:
(1) 计算a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2) 计算a企业2000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3) 计算a企业2000年度每月预缴所得税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4) 计算a企业2000年度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a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30.85 (50 8—40) [10.15—(40×2% 40×14% 40×1.5%)]=52(万元)
(2) a企业2000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33%=52×33%=17.16(万元)
(3) a企业2000年度每月预缴所得税税额
=32×33%×1/12=0.88(万元)
(4) a企业2000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税额
=17.16—0.88×12=6.6(万元)
(2001年考题分析)
3.某国有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度取得产品销售收入1524万元,技术转让净收入25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成本920万元,销售费用150万元, 管理 费用45万元,财务费用36万元,应缴纳增值税110万元,城市维护 建设 税7.7万元,教育费附加3.3万元;该企业全年实际发放职工工资总额为260万元, 税务 机关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240万元;其他准予扣除项目金额55万元。
另外,该企业2001年度发生亏损127万元。
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
要求:
(1)计算200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相关试题
- 【202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06年会计专业技术考试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一)
- 【初级管理会计考试和初级会计职称难度】考试大整理初级会计职称经济基础模拟试题(三)
- [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模拟题]2006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练习第2章(8)
- 2020年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真题经济法基础_05年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
- 【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模拟题】2006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练习第2章(11)
- 2021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_2006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经济法第七章练习题(2)
- 2020年初级经济基础_07年初级经济基础(习题班)第2章讲义
- 【《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训练系列题目讲评集锦(三)
-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题库|2007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模拟题汇总
- 2021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2006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经济法练习汇总
-
202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考几门|土地估价师考试基本知识考试试题(2)详细阅读
3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___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32.采用收益还原...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试题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
-
[法律资格考试试卷二]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试卷(二)土地估价基本知识(2)详细阅读
30.收益还原法是借助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给定年期内的各年___折现求和,以确定其现值的一种资产评沽方法。 a.预期总收益 b.预期纯收益 c.实际总收益 d.实际纯收益 31.收益还原法不适于评估___用地。 a.商业 b.写字楼 c.宾馆 d.博物馆 32.采用收益还原法...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土地管理基础知识3详细阅读
53.县级以上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评审___。 a.土地等级 b.土地使用状况 c.土地质量 d.土地价格 5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___,经认可后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a...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管理基础试题(2)详细阅读
一. 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0 5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 答题错误倒扣0 5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 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华人民共和...
-
【土地概念界定与土地管理活动的关系】土地概念及其特征与土地管理基本理论试题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 1.完善土地市场就是要将土地市场发展成为完全的市场。 ( )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 ) 3.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而土地的本质是生产力。 ( ) 4.土地...
-
【土地利用工程考试和答案】考试大整理土地利用管理试题(单选题)详细阅读
单项选择题 1.土地市场的特有特征是()。 来源:a.流通方式的多样性b.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 2.土地市场状况的不均衡主要是由()特征决定的。 a.土地供给弹性,b.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c.流通方式的多样性d.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3.在一定的地域性...
-
一级b考试模拟试题_土地估价师考试模拟试题(一)详细阅读
一.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1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 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 答题错误倒扣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与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也是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估算 土地...
-
[土地利用工程考试和答案]考试大整理土地利用管理(多选题)详细阅读
多项选择题 来源:1.土地市场区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征包括()和土地供给弹性小。 a.交易实体的非移动性b.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c.土地市场的垄断性d.流通方式的多样性 2.土地市场的主体包括()。 a.供给者b.需求者c.中介者d.管理者 3.我国土地市场结构包括()。 a.土地一级市...
-
[中国土地估价师和土地代理人协会]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2详细阅读
26.铁路、公路和输油、输水管线等 建设 项目用地,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总体设计,一次 申请 批准,______办理征用、划拨 土地 手续。 a.可以分段 b.一次 c.分期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7.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______年。 a.四十 b.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