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_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六章常用申论文体(7)
【shitiku.jxxyjl.com--公务员】
八、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和类别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体裁,是报纸、电台、通讯社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通讯是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用真实、具体的事实教育感染读者的文章。通讯文体是由近代旅行家、作家、新闻记者共同丰富发展起来的一种时兴文体,它是从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写出的报道实录;同消息相比,它由于反映社会较重要事件,报道视角宽阔,内容丰满,可以不受篇幅的限制,可以有较多文采,可以带作者感情、表达作者的观点,能给人以亲切的感受,扩大人们的社会视野,所以它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成为报纸上同消息并立的文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好的通讯被誉为“报纸的明珠”。现在,通讯在国外也有叫“特稿”、“专访”或“特写”的。
通讯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写法多种多样、自由灵活。它可以描写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大事件,也可以写人民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可以侧重写人,也可以侧重记事;可以报道、歌颂先进人物、动人事件,也可以揭露、抨击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通讯反映现实迅速,写作手法灵活,有广泛的群众性,能产生普遍的社会影响,是我们党用来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教育、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
现代新闻报刊上,通讯形式多种多样,根据题材和报道的需要,选择性、应变性很强。常见的通讯有以下几种类别。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通讯。人物通讯一般以报道先进人物为主,通过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和先进事迹来展现人物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为广大群众树立前进的路标、学习的楷模。
深刻展现人物的思想境界是人物通讯着力追求的目标。
通讯中的人物一般是:表现了新思想、新风尚、新道德的人物;在四化建设中涌现出的有新成就的先进人物;人们普遍关心的人物,诸如爱国人士、民主党派人士、知名人士、著名运动员、演员等。另外,也有代表着某种倾向的反面人物,当然这是极少数的。
人物通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写人物光辉的一生,为人物全面“立传”,属于传记式。这类人物通讯,主要是记写人物本身的优秀事迹、先进思想和一生的成长历程。围绕着先进人物的思想、品德及其成长采写的。
第二种,集中笔墨,写人物的某一段生活、某个生活片段或某一方面的事迹。这是人物通讯中最大量、最常见的一种。这类人物通讯的特点是:不写人物“全貌”,着重写人物的一件事、一个特点或一个生动的场面,反映时代的思想光华,或闪耀人物心灵的火花,它报道迅速及时,也特别有针对性。
第三种,记写的是人物群象,即一篇通讯中同时记写着多个先进人物。这类通讯不管有多少人物,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体,突出一个中心思想。
人物通讯的要求:①要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具体生动地反映时代的面貌,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②要选择新的角度,表现新颖、深刻的主题;③要写出人物的思想,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境界;④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既反映党的哺育——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又要具体地写出先进人物的个性特点。二是先进人物和广大群众的关系,千万不能把先进人物写成“一朵花”,把广大群众写成“豆腐渣”;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以报道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为主。它往往完整地叙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人事件,深刻挖掘其中所含有的思想意义,热情赞扬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思想、新风尚。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它们为党为民代言,大胆披露现实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与人物通讯比较,事件通讯有以下两个特点:
(1)事件通讯以记事为主,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他人或事都是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而在人物通讯中,事件是围绕人物展开的。
(2)事件通讯虽是写事的,但它不是孤立地写事。“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因此事与人很难分开,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相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所以,事件通讯也要着重刻画、揭示与事件相关的人物的思想风貌,一般不集中笔墨刻画某一个人物,而是紧紧围绕事件来写的。
3工作通讯
又叫经验通讯,是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成就的通讯,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它要求通过对典型的剖析,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指导面上的工作。这类通讯,提出的问题大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介绍的往往是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文教卫生或其他领域里的新成就、新经验、新情况。
工作通讯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问题,也就是人民群众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起到指导作用。
(2)用事实说话。好的工作通讯,无论是写一项工作、一个经验、一种方法,都应写得有血有肉,具体生动,使人看得到、摸得着、学得到。
(3)要及时迅速地报道。经验在普遍推广之前加以介绍才能起指导作用。否则则成了马后炮,起的作用就有限了。
(4)工作通讯要写得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文理并茂。
4概貌通讯
又称风貌通讯。它主要是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的通讯。它也介绍地方特色、人物情况、风俗习惯等。这类通讯常用概括介绍与形象描绘相结合的手法,既有细部,又有概况,给人以完整的印象。有时也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特点,说明变化,显示成绩。
报刊上常见的“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通讯,多属此类。
5新闻故事
抓住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生动情节的一人一事,用单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人物集中,场面较小,精短活泼,有头有尾,这种体裁多用于反映社会上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是一种小型通讯。
6主题通讯
主题通讯是通讯中最富特色的一个品种。它按照某一主题的需要,可以把许多看似无关而性质相同的材料巧妙地组织在一篇通讯中。其特点在于选取若干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以阐明某一深刻、新鲜的道理。它虽着眼于说理,但由于这种说理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因而它带有明显的报道性质而不同于一般的论说文。它虽然也述说许多人物和事件,但由于其目的在于阐明事理,因而它带有浓厚的议论色彩而不同于一般写人、叙事的通讯作品。
此外,还有很多种通讯、如旅游通讯,速写、访问记、集纳、记者来信和采访札记等。
(二)通讯的特点
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通讯的特点是鲜明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通讯的生命。通讯报道的内容要求完全真实,不能搞一点虚构、夸张和“合理想像”,要记的人,要实有其人;要记的事,要实有其事。连细节描写也要完全真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有半点含糊。通讯要求生动形象,是指它在写作和表现手法上的要求,但不能为追求故事性而添枝加叶、移花接木。在事实的准确性上,它必须服从报道文体的要求,接受社会监督,惟其保持真实,才能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才能使人民群众热爱并学习先进人物,对于落后事物的批评,也只有不夸大、不缩小,才能使批评者心服,使人们受到前车之鉴的教育。
尽管人们都承认通讯要完全真实,但在实际写作中,却常常出现失实的问题。究其原因,有调查研究中的问题,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写作上的问题。从写作角度看,有不少通讯往往为了追求情节的生动、描写的形象而发生失实问题。我们的报刊、广播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就在于它尊重客观事实,忠实地再现客观事实。在写作中,我们要切记真实性是通讯写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肃认真地把好真实性这一关。
2时间性
通讯不但要以真感人,以真服人,同样也要迅速及时,以快取胜,有时要争分夺秒,耽误了时机就失去了新闻价值。过迟的通讯,会丧失新闻的时效性,因此,作者对新事物应敢于发现,快于采写,快中求好,好中求快。如果通讯写的是“陈年老账”,就会失去通讯的效用。
通讯内容不同,在时间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报道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的通讯,时间性要求较强,报道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经验的通讯,因需要有发现、采访、整理的过程,一般地说,时间要求就不那么严格。
还有些通讯的内容,并不是当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而是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发生的事,但由于适合当前某种形势的需要,也符合通讯的时间性要求。
因此,关于通讯的时间性,既要看报道是否及时迅速,也要看是否有“时效”。
3生动性
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讲话,还要用形象说话。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环境场景描写,在叙述事件过程时,有波澜、有情节,讲究故事性、趣味性。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都可以选用,通讯要求具体地报道事实,形象地再现生活。一篇好的通讯,应该不仅能使人思想上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也能使人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4评论性
通讯有的以描写事实为主,以事实本身感人;有的以夹叙夹议为主,在叙述中表明作者的观感、评价、倾向。即使以描述为主的,在蕴含感情的色彩中,同样带有作者的品评。当然,通讯的评论不同于使用逻辑推理方式的议论文体,而是紧扣人物、事件的特点,画龙点睛,旁敲侧击,情理相融,使读者饶有兴趣。通讯的评论贵在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三)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新闻体裁,要求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体察人民的要求,反映时代脉搏。通讯作者应具有“清晰的政策思想”,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出发选择典型,正确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
下面,我们谈一下通讯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1通讯材料的选择与挖掘
(1)通讯材料的发现与确定
要取得通讯材料,关键是发现并选定一个典型对象(也叫典型线索),这是通讯写作活动的起点。
通讯的典型对象是指在现实社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比较集中突出地说明某一社会现象本质特征的人物和事件。如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产品、典型报告、典型示范等。典型对象选择的是否准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具有宣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讯写作能否成功。
典型对象的选择要注意四点:
第一,作者要胸怀大局,选择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和事件。典型来源于生活,这要求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具有政治敏锐性,目光锐利,嗅觉灵敏,抓住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人物和事件,及时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通讯的典型对象才能源源不断而来。反之,如果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创造漠不关心,冷漠无情,就必然对具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
第二,作者要想人民所想,爱人民所爱,急人民所急,关心人民群众的新思想、新创造,以及他们的要求、愿望和呼声,这样才能抓住人民所喜爱的典型线索和材料,也必定能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推进四化建设。
第三,选择典型对象要从对象本身衡量,考虑其是否生动感人、是否含有一定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等。
第四,选择典型对象还应依靠领导和群众。
(2)深入调查采访,详尽地占有材料
典型对象选定之后,紧跟着是对材料的挖掘,这就需要深入调查采访,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通讯写作所需要的事实材料。只有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生动具体、确凿可靠的材料,才有可能提炼出深刻、新颖的主题,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写出生动感人的通讯。
为了搞好调查采访,事先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包括事先阅读有关资料,对采访对象的各个方面应事先有所了解,以便在采访过程中尽可能找到“共同语言”,让人愿意和你交朋友。作者还应有敏锐的判断力,一旦发现线索,就跟踪下去,需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通讯作者在采访时,要积极依靠采访单位的群众、领导和组织,征求他们的意见、看法等。为了采访进行的顺利和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事先拟定好调查采访的提纲。在调查采访中,如果发现事先考虑的报道意图、计划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就要根据事实改变意图,修改计划。一旦发现了新线索,不要轻易放过。
调查还要深入细致,既要调查了解全面的情况,又要有典型的事例。对事件,要查清前因后果,也要知道其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对人物,要重点了解现在的事迹,也要了解过去的情况,尤其要注意搜集那些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感人细节。
在采访中,挖掘典型细节,必须做艰苦深入的调查。有些细节,还必须深入现场,细心观察才能捕捉到。
深入调查采访,对通讯写作的成败与通讯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作用。采访时,要力求多掌握第一手材料,还要注意掌握第二手材料、第三手材料;不仅要注意面上的情况概貌,而且还要注意点上的具体材料。如果没有生动的具体事例,通讯就会写成粗线条的“简介”,笼统抽象、枯燥乏味。
2精心提炼主题
通讯的主题,就是作者在通讯中提出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主题是通讯的灵魂。
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后,接着就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个反映本质和特点的主题,有了正确、深刻的主题才能很好地选取材料、表现典型。确立好主题,对于提高通讯的思想性有决定意义。认真提炼主题是写好通讯的关键。
在提炼主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为了使主题鲜明、集中,正确、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应注意缩小角度,突出其主要特点,集中笔墨反映其特殊性,而不要面面俱到,把所有内容都包容进去,企图在一篇文章里解决很多问题。
第二,主题要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通讯具有新闻性,它的主题不仅要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且要考虑当前形势,体现时代特点,有时还要直接配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我们在分析研究材料确立主题时,应认清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了解现实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把握党的宣传要求和意图,把分析材料同分析形势结合起来,把分析材料形成的观点同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使通讯的主题不仅反映出事物最本质的思想意义,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事实证明,凡是比较优秀的通讯,都具有这一特点。
不论是写人还是记事的通讯,都应当选取与当前形势关系密切并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角度去提炼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通讯的战斗作用,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
3要善于表达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应该有很强的可读性,但不少通讯语言平板、枯燥、缺乏立体感。这主要是不了解通讯语言的特点。通讯语言的风格要服从新闻语言的特殊要求,既要求生动形象,又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华丽浪漫;既要求简洁概括,又不能像理论文章那样抽象。
通讯语言要特别注意两点:
(1)简朴流畅,干净利落
简朴,就是要使用生活中的语言,多使用群众口语。这些群众口头语言,是书本上抄不来的,这种语言使人物个性化,真实可信,它的感染力是内在的,不是外加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群众语言没有书面语言规范性的约束,幽默生动,纯朴自然,具有人心共认的内在亲切感,记者要敢于大胆选用,使通讯在朴实中透出奇巧。
流畅就是读起来琅琅上口,要尽量少用副词和虚词;句子要短,干净利落。
(2)生动有力,具体形象
要克服陈词滥调,要使语句活泼而有表现力。陈词滥调是新闻语言的大敌,它会使报纸广播失掉生气。
通讯反映的事实比较完整、详细,它从真实性上获得读者信赖,又以生动的形象感动读者。因此,通讯的语言,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要让读者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尝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应当是色、香、味、形一应俱全。凡是人,总有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活动等,是生动形象的;凡是事,总有发生的地点、环境、人物的活动等,也是生动具体的。为了把通讯的人物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就要把人物写得如闻其声,如睹其行,如见其人。
通讯要注意描写与叙述紧密结合,同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初学写通讯的作者,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叙述贯穿全文,缺乏具体的形象,使情节显得枯燥、干瘪;另一种偏向则是只注重描写,堆砌了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缺乏概括综述和必要的照应。克服这两种偏向的办法是:叙述与描写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基于综合叙述,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才不致枯燥无味。
4要发表深刻的评论
通讯主要靠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发表评论,要做到“少而精”,达到“画龙点睛”之效果。
通讯中的评论,指作者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对报道的人物和事物,指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通讯中有了恰到好处的评论,有助于揭示事实的本质意义和内在联系,激发读者情感。
通讯中的议论可以单刀直入,亮明观点;可以夹叙夹议,就事论理;也可以篇末评点,把事实的意义从政策、理论的角度加以总结。如有的作者所说:“议论”应犹如“箭在弦上,箭不能不发;水到渠头,水不能不流”。切忌在事实不足的情况下无病呻吟。
例文:
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成功
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截流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三千多名中外建设者和数万干部群众为这一壮举欢呼
新华社小浪底工地10月28日电(记者张宿堂、郭献文)中华民族治黄史上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黄河小浪底工程,今天10时28分实现截流。
三年前曾主持了这项工程开工仪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
院总理李鹏,今天再次来到这里,他目睹了截流壮观景象后说:“这标志着小浪底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表明了我国在治理黄河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今天,小浪底风和日丽,呈现出一片胜券在握的平静和喜庆气氛。一大早,黄河两岸山头上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争睹黄河截流的最后冲刺,为中华民族的这一盛事壮威喝彩。
经过建设者4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截流开始时宽达106米的龙口已收窄到最后1059米。当46辆载重汽车从两岸依次把最后一批石料倾入龙口时,北岸山壁上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宣布:“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成功!”顿时,参加仪式的3 000多名中外建设者和周围数万名干部群众欢声雷动,无数彩球伴着震响山河的汽笛声腾空而起。
截流仪式上,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截流成功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小浪底工程的建成,将使黄河中下游防洪由防御六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提高到防御千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并为下游河道整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为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提供良好的机遇。”
塔流全程平稳。今天黄河上游的流量为190立方米每秒。但“黄河之水天上来”!历史上黄河洪峰流量曾达到过32万立方米每秒,自先秦到民国2 500早间,黄河决口泛滥1 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几乎每次都是一幅“饥荒遍野,饿殍满地”的惨剧。
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时刻把黄河安危紧系心头。5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发出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60年代邓小平同志先后3次视察黄河和三门峡水库。90年代江泽民总书记在小浪底题词:“让黄河变害为利,为中华民族造福”。1994年9月,小浪底这一治黄史上最宏伟的工程正式开工。
84岁的老河工徐福龄,曾多次亲眼目睹过旧社会黄河决堤的惨状,今天他面对这一宏伟工程动情地说:“靠人防和堤防,我们创造了51年秋伏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可下游越升越高的‘悬河’常常让我提心吊胆。看了眼前的截流盛况,心里踏实多了。”这项到2001年全部建成的工程除防洪外,还具有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巨大收益。
小浪底被中外专家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工程,截流后滔滔黄河水即从此改道,穿过左岸山体的三条巨大导流洞,注入下游河道。小浪底工程还是世界银行在华的最大贷款项目。今天,世行官员和承包商所在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驻华大使也参加了截流仪式。
相关试题
-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200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四)
-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题系列分析(六)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第一部分
-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答案]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模拟题(五)
- [申论考试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六章常用申论文体(6)
-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_2005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三)
- 【2005年轰动广东】广东:2005年4月24日公务员考试《申论》最新试题
-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答案]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模拟题(六)
- [申论考试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六章常用申论文体(5)
-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_200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二)
-
公务员遴选公共基础知识|2005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四详细阅读
本试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教育部门的公务员需要教资吗】教育部门公务员面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详细阅读
内容预览: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请你结合我省实际,谈谈当前应采取发些主要措施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 【答题要点】: (1)首先要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全面落实...
-
[《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5日强化冲刺试卷(四)参考答案详细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D 6 D 7 A 8 D 9 B 10 C 11 C 12 D 13 A 14 A 15 B 16 C 17 D 18 B 19 C 20 C 21 C 22 A 23 B 24 A 2...
-
[公务员考前冲刺题]科技文献版公务员考前冲刺套题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二)详细阅读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题号〖 〗 总分〖 〗 核分人〖 〗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 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二)详细阅读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二) - 论 坛 登 录 - 用 户: 密 码: - 邮 件 订 阅 - (在下框中输入EMAIL地址) 查阅往日邮件列表 - 考 试 书 店 - http: yuloo 发表时间:200...
-
《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_《公共基础知识》5日强化冲刺试卷(三)参考答案详细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D 6 B 7 B 8 C 9 B 10 B 11 C 12 B 13 A 14 B 15 B 16 B 17 D 18 B 19 D 20 C 21 D 22 A 23 C 24 C...
-
【国家公务员历年考试真题】国家公务员历年考试面试题精选详细阅读
1 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设想,你经过实际调查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但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固执,你采取什么办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2 在你朋友当中,有两位朋友由于发生一些矛盾而中断往来,如果需要协调,你会如何做? 3 谈谈你的个人简历和家庭情况。...
-
和平版本不一致不能玩 要怎样才能玩_和平版2005年最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卷)详细阅读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25题,参考时限20分钟)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1.2,6,18,54,()A.162 B 108 C 72...
-
[《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5日强化冲刺试卷(三)详细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共30分。) 1 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总结13年以来的基本经验,第一条就是( ) A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B 坚持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C 坚...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2005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详细阅读
安徽省2005年公考的申论为人才市场的造“假”现象,其中涉及三个方面的“假”:一是求职者的假文凭、假证件。二是招聘单位的“假”:以假招聘敛财;以招聘窃取商业机密;以招聘之名,行打广告之实;虚假广告,诱人上当;桃戴李僵,冒名招聘……三是中介组织,非法中介,发布虚假信息等。 试题为二道:第一道题就是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