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待遇]高考生待考期间可模拟高考作息调整生物钟

高考指南 2022-05-25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高考指南】

   心理咨询专家陈勇做客本报热线就考生心理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  

    

    陈勇在本报接听热线,接受学生家长的咨询 见习记者 梁杰 摄

    “回家待考不等于放松,应按高考时间安排作息。”昨日下午3点,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协会、重庆北森学生教育和心理研究中心专家陈勇做客本报热线966965为高三考生及家长解答了类似的一系列考前心理问题。

    待考按高考时间安排作息

    据了解,我市高三考生普遍从6月1日起放假回家待考,家长们昨日在热线中普遍反映: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安排作息时间。陈勇认为,这段时间家长可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早上9点考试,8点半进考场备考。所以考生待考期间起床的时间应该用8点半,减去赶考路上需要的时间,再减掉早餐时间,因此考生回家待考也不能睡懒觉。考生可从8点半或9点开始复习功课,直到11点或11点半。中午正常吃饭,然后午休。下午2点半进考场,因此考生最多睡到2点,起来清醒一下开始复习。5点准时结束复习吃晚餐,餐后考生和家长一起散步或运动,此间可交流思想、聊天,晚上10点之前上床睡觉。”据陈勇分析,若待考期间能坚持这样的作息,考生则能在考试期间保持9点~11点和下午3点~5点的兴奋感和充沛精力,有助考生正常发挥。

    成绩不同缓解紧张方法不同

    昨天打进热线的考生及家长普遍反映因为紧张,造成晚上失眠。陈勇分析,紧张其实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负性情绪,适当的紧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但过度紧张则要区别解决。他说,成绩较好的考生易因“害怕失败”紧张,家长可找其谈心进行挫折教育;成绩中等的考生容易忐忑不安,这样的考生应认清自我,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才有望超常发挥;成绩不太好的考生容易恐惧、自责,家长则要适度鼓励。陈勇同时建议家长:这段时间不要刻意营造什么气氛,有紧张情绪不要自己憋着,适当释放出来,让孩子知道也无妨,说不定还能找到共同感,小心翼翼反而让孩子更为紧张。

    今日可听免费心理讲座

    本报今日下午2点半,将在渝中区鹅岭长江一路66号举行“高考心理和如何填报志愿”免费讲座。届时,陈勇将现场为考生及家长回答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同时,本报热线966965也将全天开通,你有任何高考心理、健康、饮食等方面的疑问都可拨进热线咨询,我们将把问题转交给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记者 杨珂 实习生 郭勤)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gaokaozhinan/15771.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