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化学笔记】生理化学笔记(九)
【shitiku.jxxyjl.com--复习指导】
感觉器官考纲要求
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机能及其调节。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视觉的二元论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光-电换能。视锥细胞和色觉。视敏度和视野。
3.听觉器官: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及其机能。
考纲精要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适宜刺激: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特定形式的刺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将这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耳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的疏密波。
2.换能作用: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而是去极化或超极化局部电位。例如,视杆细胞的迟发感受器电位是超极化电位。
3.编码作用:感受类型的识别,是由特定的感受器和大脑皮层共同完成的。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4.适应现象:指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现象。适应现象不是疲劳。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
二、眼的功能
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作用分别由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完成。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进行调节。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
感光系统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真正的感光细胞。
三、眼的调节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晶状体曲率增加:视区皮层→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弹性回缩→晶状体前后变凸。
当物距大于6m时,反射入眼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无需进行调节;当物距小于6m时,需要调节折光系统的曲度。视调节过程是眼内特定肌肉的运动过程,应该由“动眼”神经兴奋所致,而引起肌肉收缩的递质多为乙酰胆碱,因此,晶状体变化是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作用的结果。
2.瞳孔缩小: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瞳孔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及减少眼球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这种视近物时引起的瞳孔缩小的反射称为瞳孔近反射,属于视调节反射。而瞳孔对光反射是光线强弱变化引起的反射性瞳孔变化。
3.双眼向鼻侧聚合:使视近物时两眼的物像仍落在视网膜的相称位置上。
四、近点
人眼在尽量调节折光力时所能看清的最近物质的距离。
近点可以衡量眼调节能力的大小,随年龄增加,人眼的近点会增大。
眼的调节能力还可用晶状体变凸所增加的眼的焦度来表示。
例如,一个近点为10cm的眼镜,相当于在未调节的眼前方放置了一个10焦度(1/0.1m)的凸透镜。
五、瞳孔反射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该反射的感受器为视网膜,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中枢为中脑的顶盖前区,效应器是虹膜。虹膜由两种平滑肌纤维构成,散瞳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瞳肌受动眼神经中付交感纤维支配。
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受光照一侧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未受光照的另一侧眼瞳孔缩小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六、眼的折光异常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成像在视网膜之前,需戴凹透镜纠正。
远视:与近视形成原因相反。
散光眼:角膜由正圆形的球面变为椭圆形所致。
七、眼的感光功能
1. 两类感光细胞的异同: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分布 视网膜周边多,中央凹处无 视网膜中心部多
外段形状 杆状 锥状
视觉 晚光觉(对光敏感度高) 昼光觉
色觉 无 有
空间分辨能力 弱 强
视色素 视紫红质 视锥色素(3种)
会聚现象 多 少
由于视网膜中央凹处视锥细胞多直径小而且多为单线联系,因此中央凹处视敏度最高。(视敏度是指对物体分辨能力的强弱而不是对光的敏感度。)视锥细胞承担昼光觉,对物体的空间分辨能力强,同时细胞之间聚合现象少于视杆细胞也与其分辨能力强相适应。
2.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的一种色素蛋白,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视黄醛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视杆细胞可将11-顺型维生素a转变成顺型视黄醛,在暗处与视蛋白结合成视紫红质;光照时,视紫红质分解成视蛋白和全反型视黄醛。全反型视黄醛和贮存于色素细胞的全反型维生素a,都只有在色素上皮细胞中的异构酶作用下转变成顺型后,才能用于视紫红质再合成。
3.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
光照→早期感受器电位及迟发感受器电位,与视觉形成有关的是迟发感受器电位。
感光细胞的外段是进行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位。
产生机制如下:光照→激活视盘膜上的g蛋白→激活pde→cgmp大量分解→视杆细胞外段膜na+通道关闭,na+通透性降低→外段膜超极化即超极化迟发感受器电位。
4.视网膜信息处理:
由视杆和视锥细胞产生的电信号,在视网膜内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后由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中枢。
八、与视觉有关的几个问题
1.暗适应与明适应:
相关试题
- [辅导机构部门划分]辅导:如何划分异常8种产程曲线异常
- 【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内科学知识点辅导:循环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诊断)
- 医学口诀简单记忆法|考试辅导:医学口诀记忆法(二)
-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重点]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五)
- 临床专业技能怎么写_临床各专业技能和临床能力部分大纲——皮肤科
- 执业医师外科学题库|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
-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内科学知识点辅导: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治疗)
- 【执业医师生理学视频】执业医师《生理学》辅导:认识呼吸肌和肺活量
- 执业医师 辅导|执业医师辅导:比较法记忆分娩三产程
- 药理学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阻断药_药理学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药(考前辅导)
-
[口腔执业助理实践技能考试]口腔执业(助理)实践技能考官评分表详细阅读
第一站 (总分10分) a洗手(共一分): 1 双手肥皂搓揉 0 3分2 流动水冲洗 0 3分3 正确戴手套 0 4分 b口腔黏膜消毒(共一分): 1 消毒剂的正确选择0 4分2 干棉球搽干术区 0 3分3 消毒剂檫拭方法0 3分口腔检察 (共八分): a 探诊 2...
- 详细阅读
-
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_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组织病理学详细阅读
一、牙体组织 1.牙釉质 (1)牙釉质的理化特性 (2)牙釉质的组织结构特点 2.牙本质 (1)牙本质的理化特性 (2)牙本质的结构特点 (3)牙本质的反应性变化 3.牙髓 (1)牙髓中的细胞及其形态 (2)细胞间质...
-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_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详细阅读
(一)病历书写分析 1 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史采集; 2 口腔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包括口腔内科、外科和修复科的基本情况检查); 3 正确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合理规范填写影像申请单、化验项目等); 4 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二)基本操作技能 1 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如下操作:洗手及...
-
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详细阅读
一、组织的损伤、修复与适应 1 组织的损伤 (1)变性 (2)坏死 2 组织的修复 (1)再生 (2)肉芽组织 (3)创伤愈合 二、局部血液循坏障碍 1 静脉性充血 (1)概念 (2...
-
口腔临床思辨考核_口腔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详细阅读
(一)常见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 龋病:中龋、深龋、猖镢龋; 2 牙髓病: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 3 根类周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 4 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 5 复发性口腔溃疡、感染性口炎、白斑; 6 牙齿外伤、智伤冠周炎、下颌...
-
口腔护士基础知识|口腔基础知识:龋齿是怎样发生的详细阅读
龋齿俗称虫蛀牙,是牙齿硬组织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使牙釉质,牙本质受到破坏、缺损,逐渐发展成为龋洞。龋齿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据调查,我国中、小学及幼儿园孩子的患病率平均约为50%。龋齿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龋齿的病因有了进一...
-
[口腔护士基础知识]口腔基础知识:成年人也得防蛀牙详细阅读
在中国,平均每5位成年人中就有4位正受到根部蛀牙的威胁。全国牙防组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82%的成年人有牙龈萎缩现象,而牙龈萎缩又是导致“根部蛀牙”的元凶。牙龈因为炎症损伤或老化等原因萎缩松懈,牙颈部和牙根部比牙冠部更容易形成蛀牙。根部蛀牙不易修复,它出现于牙根部...
-
牙的结构 口腔基础知识_口腔基础知识:可以引起牙痛的疾病有哪些?详细阅读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由许多疾病引起,如龋齿、急性牙周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牙周炎、牙本质过敏、牙齿折裂等。龋齿可以引起牙痛,表现为牙体有龋洞,早期多无自觉疼痛,如遇酸、甜、冷、热刺激或食物嵌塞入龋洞时而感牙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多可停止。急性牙髓炎也可以引起牙痛,表现为牙齿自发性...
-
【口腔护士基础知识】口腔基础知识:老年人的龋齿与口腔保健详细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普及推广,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到2000年,世界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6亿。这么庞大的社会群体需要社会倾入更多的关怀。口腔问题与口腔保健也是老年朋友们尤其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老年朋友来讲,与老化有关的主要日腔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粘膜和牙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