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泄泻

复习指导 2022-03-18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复习指导】

【概  述】
  1.定义 小儿泄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临床特点的疾病。
  2.发病特点
  [发病季节] 夏秋之际为发病高峰。发生于深秋初冬之时的时疫性腹泻称为“秋季腹泻”。
  [发病年龄] 2岁以下小儿为高发年龄阶段。
  [转归预后] 绝大多数患儿可获痊愈;失治误治,调护失宜可转成变证或发生危象;亦可迁延不愈转化成疳。

【病因病机】
  1.病因  
  ⑴ 外感六淫 冬春多为风寒入侵腹部,影响受纳运化,夏秋暑湿入侵,内应脾胃,热在阳明,湿渍大肠,而致协热下利,水泻不止。若热重于湿,可致暴注下迫。
  ⑵ 内伤乳食 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及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⑶ 脾胃虚弱 是泄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又是产生危重变证的条件。脾胃虚弱有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脏气本亏;有因后天调护失宜。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会反复发作,甚则脾病及肾迁延不愈致脾肾阳虚。
  2.病机



【诊  断】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及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红细胞、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病因     辨轻重     辨虚实
  2.治疗原则 实证以祛邪为主,常用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化湿之法。虚证以扶正为主,常用健脾益气,健脾温肾等法。虚中夹实证宜扶正祛邪,或补中有消或消中有补,消补兼施。变证则大补阴液,回阳救逆,或阴阳双补。
  3.分型论治 
   ⑴常证(5型)
  [伤食泻]
  【症状】 脘腹胀痛,痛则欲便,便后痛减;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不思乳食,嗳气酸馊;夜卧不宁,舌苔厚腻,指纹紫滞。
  【治法】 消食化积,升清止泻。
  【方药】 保和丸。
  [风寒泻]
  【症状】 腹痛肠鸣,泻下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或伴鼻流清涕,或恶风寒;舌淡苔白,脉象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温中止泻。
  【方药】 藿香正气散。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fuxizhidao/13736.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