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和管理会计考证]财会考证理性关注4个W

心得技巧 2025-11-22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心得技巧】

随着招聘广告上频频出现“cpa is a must and acca preferred”之类的字眼,以及acca、aia等国际财会证书蜂拥进入国内市场,财会考证热不断升温,成千上万的考生卷入这场考证热潮,并把考张财会证书作为晋升“金领族”的捷径。
 
    据了解,财会考证热潮还波及大学校园,某权威网站的调查显示,cpa、acca被列为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十大证书。对此,财会界资深人士、会计视野网()职业规划版版主杨靖超先生提出,财会领域专业性强,进入门槛较高,并非适合所有的人;而且,目前市场上国内外财会证书多达十余种,不同的证书适用对象各不相同。因此,国内考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应理性报考财会证书,报考前最好关注以下4个w:

  who:谁适合报考?

  财会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对数字敏感,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考生报考前要掂一下份量,如果不具备以上两点先天因素,即使勉强通过考试,也难以应付日后的工作。此外,财会工作属于技术类工作,需要整天与数字打交道,极其繁琐,适合于性格内向、爱好研究和书面工作者。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人并不适合在严谨的财会领域发展,建议此类人不要轻易报考,否则只会徒劳无益。

  此外,财会领域的专业性极强,各类财会证书考试都对报考者有一定的专业经历要求。例如,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规定,报考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报考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因此,报考财会证书,需先积累一定的专业经验,或是具有财经专业的学历背景,否则将难以跨过财会领域的专业门槛。

  建议:由于高层次财会人才紧缺,考一张诸如cpa、acca之类的财会证书,的确对就业有一定帮助。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在财会领域发展,如果在没弄明白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往往会造成时间、精力、财力上的浪费。因此,报考财会证书前,要冷静分析自己的性格和长处,判断职业发展方向,看看自己的专业基础是否雄厚,三思而后行。

  why:为什么要考?

  在一些培训广告中,财会证书的作用被夸大成为“速成金领的通道”、“获得高薪的捷径”。许多人正是冲着高薪、高职而去,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了财会证书不一定能进事务所或是获得高薪,关键还在于个人能力。不少跨国公司的财务经理乃至财务总监都没有注册会计师证书,但他们在实践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业务能力,却常使人钦佩不已。“四大”在招人时,也并非苛求cpa或acca证书,而是更关注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谋求一份好工作,决不是简简单单凭一张证书就能搞定。

  建议:报考财会证书不能抱着走捷径的心态,而应以提高能力为目的,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熟悉业务流程,了解国际财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真正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增加机会和竞争筹码。

  what:考什么证书?

  目前,市场上国内外财会证书多达十余种,其中,国内的证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称证书、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国外证书有acca(英国特许公会会计师证书)、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证书)、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证书)、ascp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证书)。不同的证书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和适用对象,特别是国外的证书,对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如果考生不了解情况,也没有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诸多证书进行对比分析,而去盲目报考,很可能花了很多精力,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却微乎其微。

  建议: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适合考国内的证书。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也一样,但如果所在企业要在海外上市,则需要考一张国际证书。有志于到跨国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则要做好国内证书、国际证书的“两手准备”,并根据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和职业前景来综合考虑。对于想出国发展的财会人士,则必须拥有相关的洋证书,一般来说,想去北美国家发展的可选择cma或cga,打算去英联邦、欧盟国家的则应考虑acca。

  when:什么时候考?

  考证族中有两支主力军,在校大学生和在职人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充足,在考试安排上较为灵活。但对在职人员来说,要兼顾工作和学习,常有分身无术的无奈,普遍面临何时参加考试的难题,有一部分考生甚至有辞职备考的打算。

  建议:一般情况下,应在工作中学习,因为工作能提供锻炼机会,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和能力,往往比证书更有价值。时间是挤出来的,对在职考生来说,学一点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对自如应对工作和考试很有帮助。而辞职应考无异于背水一战,只能加大考试压力,而且是舍本求末。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xindejiqiao/52439.html

  • 2020年中级《财务管理》考题_中级《财务管理》复习技巧谈

    本文试图就《财务管理》复习中的一些方法性问题谈点看法,希望对考生能有所裨益。   《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资金、投资、运作资金以及分配,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贯彻整个教材基本两个概念,一个是价值和报酬,我们的投资、运作基金的分配等,是围绕这些东西展开的,如果把这两 个概念掌握了,由此而展开,通过加强学习,...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会计资格考试官网】谈谈会计资格考试应试技巧(一)

    会计资格考试的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多项、单项)、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分录题)、简答题(仅限经济法)、综合题等。各种题型的特点不同,答题的方法、技巧也不尽一致。下面就选择题、判断题、计算与分析题的基本特点及答题技巧简介绍如下: 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答好选择题,当然必须掌握一...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会计中级考试资格条件_中级考试:会计应试巧记法

    一、编口诀记忆法:利用汉字同音、谐音或编顺口溜的方式将所要记忆的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读起来既琅琅上口,又合辙押韵,便于理解掌握。如经济合同的内容可以编成“一标两量价酬金,履期方地违责任”。“一标”指标的,“两量”指质量和数量,“价酬金”指价格和酬金,“履期方地违责任”指履行期限、履行方式、...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中级会计职称通关技巧_中级会计职称技巧心得:杂七杂八的学习方法

    (1)拿中级实务举例,不管基础好坏。1、制定计划,比如30天看完整本书,分项到每一章,可以根据篇幅微调。2、按计划看书和讲义,列提纲。根据提纲默背内容。3、通过几天摸索出自己的遗忘规律,按遗忘曲线看书。4、看一章作一章习题,掌握考点在书上如何体现。做错的题不写答案,做记号,过几天再做一遍。5、在习题...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会计资格考试官网_通过会计资格考试的经典方法

    作为资格考试,我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个就是,我们作为一个考生应该以什么样的一个心态来对付资格考试。      第一,端正思想,认真看书学习,弄通大纲之精神。所以要端正思想,有好多人希望走捷径,希望听一次课啦,做两套题啦,打听点消息就要过,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考了六种资格证书,我在大学是...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分秒必争英语|分秒必争--会计职称考试最后30天复习计划

    冲刺时间:30天 学习时间:每天10小时 目前我正处在第二轮复习阶段的末尾,到4月17日将完成,第二轮主要是浏览教材听课件时划的考点重点,以及做应试指南的同步习题。目前已完成财管,实务还有四个特殊事项和报表共五章未完成,经济法余下流转税和合同法,以及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共五个小时的课件未听...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预习]预习指导: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大纲

    第一章 总论 重点学习:① 信息质量要求、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第二章 存货 重点注意:① 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② 期末结存存货计量。 特别注意: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要区分存货是可供出售的还是要继续进行加工的材料,...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关于填志愿过来人经验|过来人经验:我的会计职称考试“二战”胜经

    经过考场上的一次失利,又经过本人不懈的努力,我终于通过了职称考试,于是便想谈一些自己的经验,把喜悦与大家共分享。 一、树立信心、定立计划、按步就班。1 树立信心,是通过考试必要条件,我们应该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通过”。 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加强自己的学习动力。2 定立计划,就是订立...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财会和管理会计考证]财会考证理性关注4个W

    随着招聘广告上频频出现“cpa is a must and acca preferred”之类的字眼,以及acca、aia等国际财会证书蜂拥进入国内市场,财会考证热不断升温,成千上万的考生卷入这场考证热潮,并把考张财会证书作为晋升“金领族”的捷径。 据了解,财会考证热潮还波及大学校园,某...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 最后冲刺名句_最后冲刺:名家传授会计职称考试成功技巧

    一般来说,指定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你必须按指定教材的内容、观点和要求去回答考试中的所有问题,否则你很难获得高分。没有指定教材而去参加考试是不可想象的。至于复习资料,还是有一本的好。因为考试大纲只规定了考试范围,并未给出具体的考试内容;指定教材通常也只是就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平铺直叙地...

    发布于:2025-11-2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