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司考]2007年国家司考法理学科目考试大纲新旧对比
【shitiku.jxxyjl.com--司法考试介绍】
2006年法理学大纲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法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整体上把握大纲的内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能够对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判断;能够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提炼法律问题,从法学理论角度分析具体法律事件、案件或现行制度;掌握法理学概念、知识、原理与法律应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章 法的本体
新增:基本要求:
了解法、法的作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的渊源、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等概念。
理解法的本质、特征、西方关于法的概念的学说(尤其是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有关法的基本立场)、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适用的差别和条件,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法的效力的根据、法的溯及力的原则、法律关系的“合法性”、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法律责任的竞合、法律责任的规则原则、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熟悉法的强制性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性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不同,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不同,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不同,法律义务、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不同,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的不同及根据,正式的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的不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不同,一般法与特别法的不同,法律权利、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不同,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义务和作为法的要素的权利义务的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法律体系与法系的不同,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的不同。
运用法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第一节 法的概念
法的词源(汉语中的“法”及相关概念 西文中的“法”及相关概念) (删除:法律职业) 法的定义(删除:法律职业的含义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特征 法的现象) 法的本质(关于法的本质的主要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法的特征(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 普遍性 强制性 程序性 增加:可诉性) 法的作用(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的含义 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含义 两者的区别 区别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意义)法的价值的种类(自由 秩序 利益 正义)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第三节 法的要素
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法律规则的分类) 法律原则(法律原则的含义、种类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增加: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 权利与义务(权利、义务的含义、分类及相互关系)法律概念
第四节 法的渊源与分类
法的渊源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法的效力渊源) (删除:法的渊源的分类) (增加: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增加: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法规汇编 法典编纂) 法的分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国内法与国际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 根本法与普通法 一般法与特别法)
第五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法律部门的含义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 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含义 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公法、社会法与私法的含义与区别 我国主要法律部门)
第六节 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的含义 (增加:法的效力的根据) 法的效力范围 法对人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原则 法对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 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法的溯及力)
第七节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关系的种类)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和种类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实现) 法律关系客体(法津关系客体的含义和种类)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第八节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法律责任的含义 法律责任的特点 法律责任的种类 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 法律责任的竞合 归责与免责(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的含义与种类)
第二章 法的运行
新增:基本要求:
了解立法的定义,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法的实施和实现的含义与方式,法的实现的标准,执法的含义,司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违法的含义、种类,法律监督的含义,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法律推理的含义与特点。
理解立法与法治的关系,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立法法》与当代中国立法的发展,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执法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的司法体制,国家法律监督体系,《监督法》与当代中国法律监督制度的发展,法律解释的方法,演绎法律推理、类比法律推理、辩证法律推理。
熟悉立法、执法、司法和手法以及法律监督的不同,法的实施和法的实现的不同,法律案与法律草案的不同,守法与违法的不同,国家法律监督与社会法律监督的不同。
运用法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制度、原则以及法学方法论的初步知识,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第一节 立法
立法的定义(立法的含义 立法的特点 立法与法治) 立法体制 (立法权限 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立法原则(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民主立法原则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法律的公布) 《立法法》与当代中国立法的发展
第二节 执法与司法
法的实施和实现(法的实施和实现的含义与方式 法的实现的标准)执法(执法的含义 执法的特点 执法的基本原则) 司法(司法的含义 司法的特点及其与执法的区别 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第三节 守法与违法
守法(守法的含义 守法主体 守法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守法的目标与要求) 违法(违法的含义、种类与构成要件)
第四节 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的含义 法律监督的实质和构成 国家法律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与行政机关的监督)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新增:《监督法》与当代中国法律监督制度的发展)
第五节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法律解释的种类 法律解释的方法) (新增: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系) 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 删除:法律推理的类型) 新增:演绎法律推理 类比法律推理 辩证法律推理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职业、法律思维相互之间的关系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在法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在审判活动中的应用
第三章 法的演进
新增:基本要求:
了解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法产生的过程与标志,法产生的根源,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法的发展阶段,法的发展的特点,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法的传统的含义,法律意识的含义,法系的含义,两大法系的含义,法的现代化的含义,法治的含义,法治国家的含义。
理解法的继承的内容,法的传统与法律文化的关系,法律意识与法的传统、法律文化,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熟悉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不同,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的不同,法系和法的历史类型的不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法治与人治的不同,法治和法制的不同。
运用法的产生和发展的知识及理论,分析与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的关系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 法产生的过程与标志(法产生的根源 法产生的主要标志 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法的(删除:历史)发展
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删除:关于法的历史阶段的其他划分方式 资本主义法(封建社会中后期资本主义因素的法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资本主义法的发展) 社会主义法(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新中国法产生的特点) 新增:法的发展的阶段 法的发展的特点 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法的继承的含义与根据 法的继承的内容 法的移植的含义)
第三节 法的传统
法的传统的含义 中国法的传统的特点 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含义 法的传统与法律文化的关系) 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含义与结构 法律意识与法的传统、法律文化) 法系(法系的含义 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含义与区别)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法的现代化(法的现代化的含义 法的现代性 法的现代化的动力来源 法的现代化的目标 法的现代化的类型) 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第五节 法治理论(新增:)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法治的含义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从“法制”概念到“法治”概念的过渡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 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含义 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新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当代中国立法、执法和守法制度中的落实)
第四章 法与社会
新增:基本要求:
了解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法的社会基础,法对社会的调整,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法与宗教的相互影响,人权的概念与层次。
理解法与和谐社会,法与科学技术,法与政策的联系,法语国家,法与道德的联系,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
熟悉法与政策的不同,法与道德的不同。
运用法与社会的知识及理论,分析与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法的社会基础 法对社会的调整 法与和谐社会 法与节约型社会
第二节 法与经济
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法与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对法的影响 法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第三节 法与政治
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政治对法的作用 法对政治的作用) 法与政策的联系 法与政策的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实施方式、调整范围、稳定性与程序性程度等方面的区别) 法与国家 法与国家(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法治与权力制约 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执政与政治文明
第四节 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的联系 法与道德的区别(产生方式、表现形式、调整范围、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区别)
第五节 法与宗教
法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宗教对法的影响 宗教对司法程序的影响 法对宗教的影响)
第六节 法与人权
人权的概念与层次(应有权利 法律权利 实有权利) 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人权与法律的评价标准 法与人权的实现) 人权的法律保护(国内法对人权的保护 国际法对人权的保护)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sifakaoshijieshao/50340.html
相关试题
-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本月初正式下发
-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
- 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报名条件_07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2日起接受网上报名
-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07年国家司法考试5日开始网上预报名
- [最高法颁布的司法解释]最高法颁布司法解释 明确走私刑案情节轻重界限
-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说明(2)
- 司法考试证书网上查询|2006年司法考试成绩网上查询系统开通
- [2020司考成绩查询]司考成绩查询12月5日结束 有异议可申请核查
- [今年司考人数多少]杭州今年司考人数增25%
- 精英律师路漫漫_当律师路漫漫 毕业学子何时能梦圆
-
国才考试济南考区|07年济南考区国家司法考试网上报名开始详细阅读
市司法局今天公布了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济南考区现场确认时间:7月3日至20日。今年的司法考试报名与往年有所不同,考生应尽可能使用第二代身份证,并提交“网上报名序号”按网上预报名时的预约时间进行现场确认。 今年司法考试报名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进行...
-
【国家司法考试的报名时间】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时间和地点安排详细阅读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的报名方式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报名。 1 国家司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具体考试时间在举行考试3个月前向社会公布。 2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网上预报名时间为6月份。实行网上预报名地区的报名人员可在上述期间内登录司法部网站进行网上预报名。 报名人员户籍所在地是否实...
-
司考专家 柏浪涛|司考专家在线指导教你如何备战《物权法》详细阅读
昨日,本报法制新闻部和成都全搜索网站()联合推出的“法律论坛”持续火爆,针对司考各科特点和复习、应试技巧等,万国司法考试学校司考专家团专家一一为考生答疑。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成为今年司法考试的最大热点。如何备战《物权法》?今日,万国司法考试专家团在线...
-
【司法考试主观题成绩】06司法考试成绩22日可查 合格分数线为360分详细阅读
备受考生关注的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划定。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同意,确定全国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的合格分数线为325分,使用民族文字应试的民族考生单独确定合格分数线。 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将于11月22日12时起提...
-
[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2005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地区名单及原则意见详细阅读
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的原则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法》第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六条的规定,经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确定,自2002年1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下列地方可以将国家司法考试报名的学历条件放宽...
-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答案|07年国家司法考试将于9月15日、16日举行详细阅读
本网北京5月29日讯 记者张庆水 司法部今天发布公告,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将于9月15日、16日举行。同时,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今天就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报名参加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具体事宜发布了公告。 司法部公告规定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必须符合的五个条件是...
-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说明(1)详细阅读
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标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合格人员可以向司法部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基于此,国家司法考试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试方式和方法,检验应试人员是否具备担任法官、检...
-
司法主观考试多少分能过关|司法基础薄弱者考试过关的六大要决详细阅读
我们就将迈进2007年。站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或许许多人都会回顾,会总结在这一年当中所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对我而言,我的06年是和司法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每回头望去,司考带给我的迷惘与疲惫,痛苦与快乐,都齐齐涌上心头。为司考而忙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也正因为有了司考,我的200...
-
[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向]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向详细阅读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了法学教育。讨论中国的法学教育,这个背景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当时,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作为法学教育内容的依托,也缺乏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员,所以,我国最初的高等法学教育主要是以相关的普适性的法学原理而非中国的法律为内容,教员讲授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法律...
-
2021年司考什么时候报名|07年司考报名 成都6县享受学历放宽政策详细阅读
过去要本科学历才能报名国家司法考试,如今降低到法律专科学历条件也可报考了。记者昨日获悉,金堂、双流、郫县、大邑、蒲江、新津等成都6县在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时将享受放宽政策,这也是国家实施司法统一考试制度5年以来,成都首次享受到放宽优惠政策,与本报一个月前的预测一致(相关报道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