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位选择什么专业_双学位-4+1-我该选择你吗?
【shitiku.jxxyjl.com--双学位考试心得】
“就在2004年,中国就业市场爆出两条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闻:南方某高校毕业生号召成立“薪资联盟”,抵制用人单位压低薪资标准,拒签低于2500元/月的就业协议;与此同时,东北某高校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在见习期不要钱,经过考验认可后再建立劳资关系。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例子,却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大学生失去了“天之骄子”灿亮的光环,从心理意义上说是“失宠了”,在物质层面上说是“被抛弃了”。那么,到底是谁将大学生抛弃?”
据一项对1万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50%左右的学生认为,35岁前将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顶峰。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认识一些同学,还自诩3k,4k,不禁发笑,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罪还是社会带给我们的沉重包袱?
大学教育在中国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大学生也应该放下精英的架子,而这与广外的有何相关呢?
窃以为,考和考研究生一样,也要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广外的小语种+贸易或会计专业的会比管理+贸易的吃香,很遗憾,不少人是盲目地相信,会为他/她将来择业增添了不少的砝码。天上没有掉下来的豆腐,通常要找一个两个专业都相关的专业的确不容易。如果四年的努力出来了发现自己选择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无关,那谁都会有失落感,大学的一纸文凭反而成了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谁都不敢肯定自己学的是否社会所需要的,尽管你对自己学得很有信心,如果没有了市场就难把自己卖出去了。尤其现在是用人单位为买方市场,大学生的地位越来越处被动了,很难说每个人的专业都会符合社会的要求,但至少要对自己负责, 不否认社会的需求也很重要。不过,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我们很多大学生考虑的都是怎么把自己“卖出去”呢?
未来真的只能让用人单位来决定要不要“买”我们吗?许多人现在连自己要学什么都不知道,对未来一片迷茫,只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学多一点再学多一点,以期以后“有人买”,并且“卖出去的价格能高一点”...这种现象真的很可悲...大学生似乎逐渐在成为一种可买卖的机器人,用人单位就像一个个买家挑三拣四地看哪个机器人功能多性能好....然后决定要不要录用...
现在的社会不是你所想象的样子了,大学的教育需要改革,正如电信,房地产,医疗一样,它不可以也不能按照以前的规则办事,说得悲哀一点,大学其实就是“人才加工厂”,原料我相信都是好的,都是经过高考历练,千锤百炼出来的(应试教育,高分低能),而现在用人单位侧重的是,能力经验而不是单看你的成绩证书,而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如果你不纠正你的观点,认为大学的学习可以帮你找到一份工作(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自主自导),我相信,你出来找工作会碰壁的。
其实我们的观点并不矛盾。
很客观地说,中国当今的大学教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一方面是由于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阴影;另外一方面,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这个观点我在这里不作具体论证。
至于谈到未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当然只能跟着社会的方向走,不能改变它,我们就只有去适应它。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需求可能会在很多时候都不一致,我们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shuangxueweikaoshixinde/51206.html
-
[双学位经验交流心得]技巧心得:双学位考试考完的感想详细阅读
昨天考完了的最后两门考试,虽然不知道实际有没有用,但这个学位证书已经是十拿九稳了,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仿佛心头一块大石终于放下来,但昨天,一点放松的感觉都没有。 天气很冷,2-7度,早上只穿了三件衣服,一出宿舍就已经东倒西歪了,撑到考完试,s给我一件她妈织的褛挂,穿后勉强好一点。晚上把...
-
大学双学位可以转入辅修学位吗|学位新现象:大学双学位课程受欢迎详细阅读
三所大学开办的课程大受欢迎,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新推出的工程与商业吸引了1249人报读,超出学额的近25倍。 国大提供了四个课程去年开办的经济与法律,及今年新开办的工程与经济、商业与法律及工程与商业课程。 商业与法律课程吸引655人,但学额只有25个;工程与经济有265名申请者争夺30个学额;...
-
学历专业和学位专业_学位、学历以及专业学位常识问题解答详细阅读
1、什么是学位? 答: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