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论证模板_论证·申论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shitiku.jxxyjl.com--申论】
一、审题
审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准确的理解题意,就是要对命题的显隐含义和对写作的各项要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最切确、最深刻的周密分析、辨认和筛选,弄清意图,把握重点,明确要求,做到不漏不偏,不大不小、避免表面和片面,才能迅速准确破题。
材料就是申论文章的窗口,考生依据材料总结概括出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申论文章的精神实质,是申论写作的依据;申论的考试要求是对论证的限制,尤其是在申论考试中对考试要求的审题更是重要。所以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审题,否则就会出现跑题、偏题、宽题、狭题的现象。一旦如此,将无法弥补。
审题立意的具体过程:
1.读。包括读材料和读考试要求。读材料就是通过阅读找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这在前面概括内容、提出对策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读考试要求的过程中,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审出文题类型方式,即要审清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任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演讲稿,还是写一份建议、报告,或者是其他形式。命题类型不同,写作要求也就不同,写法也不一样,忽略命题类型和形式的要求的文章,就不可能符合考试的要求,导致文与题不符。
第二、审出限制条件,(1)审清对论述的内容是否有限制。例如:2003年申论考试第一题是要求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这个考试要求是就该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而任何的对策建议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在对问题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可以得出该考试要求限制的内容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对策。是要求考生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及提出保障安全的对策;(2)审出是否有“虚拟身份的设定”。例如,2003年申论考试第二题是要求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在做这篇文章的时候,考生就必须以考试设定的人的身份来作这篇文章,也就是说考生在作这篇文章时的身份必须是给定的“虚拟身份”;(3)审清字数限制。即考生必须在申论考试给定的字数范围内论述,字数过少或超过限定字数都会影响得分。
2.析。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观点。针对同一个问题,因为分析的角度不同,可以写出完全不同的文章。例如,可以就问题本身的表现形式、原因、办法、意义、条件等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分析;如下面这则材料:
据报道,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查获不满18岁的刑事作案成员约15万人,其中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一半以上,不满14岁的作案成员1万人左右,1993年,全国查获的学生(主要是中学生)犯罪人数84868人,其中抢劫、伤害性抢劫等暴力案件,亦时有所闻。
对这个材料进行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如何之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来自何处?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重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而乎视了对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培养?面对这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经过多种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如:校园暴力来自何处、孩子的教育应侧重于健康的心理培养、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加强学校教育等等。
3.立。从上面分析得出的不同观点,选取最佳者确立为论点:对得出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选取有现实意义、有新意的、自己认识最深刻的、又有材料可写的、不大不小的一个,作为论点写成议论文。
二、立意
(一)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1.立意正确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审题、立意的前提,否则,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要思想倾向,进行正确的立意,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中心主旨和健康的思想内容。立意,从本质上说,是作者对待所写事物的观点、态度问题。观点态度错了,文章的中心就不可能正确,思想内容也就不可能健康。表面看来,这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但在申论考试中尤其值得强调,这关系到整篇文章的立论能否站稳脚根。这并不是说只能唱赞歌而不能尖锐批判,相反,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的意气还是要具备的。
2.论点准确、突出、有新意
第一、找好角度,使中心准确
准确,是指确立的文章主旨与命题的含义保持高度一致,不偏离文题的主要指向,论点才能准确。这就需要多种立意当中选取一个角度最好、自己认识最清楚的、有材料可写的确立为论点进行写作,才能确保论点准确。
例如:2000年申论考试中,同是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有些考生是主要针对分析问题的原因来立意作文,有些考生是针对问题的表现及如何解决问题来立意作文都是可以的。但有些考生从:加强司法建设的方面立意作文,就不是很准确,因为他没有针对材料的主要问题和考试命题的主要指向作文。
第二、确保论点突出
使文章的论点突出的方法是:
一是要论点单一、集中。论点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只能集中就一个论题,从一角度,进行论证,才能指向明确。
二是要重复。为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跑题、偏题现象,在行文中要不时照应一下论点。确保论点集中、突出的方法是:
(1)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2)第二段单独为一段,点明论点。第一段是要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下来第二段,要点明论点。
(3)文章的每个分论点都要扣住总论点,每段结尾回扣总论点。
(4)倒数第二段总结论点。
当然,这几处照应不要单调地重复论点,而应注意用灵活的语言进行表述。
第三、力求论点新颖
所谓新颖,是指确立的论点不落窠臼,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这就需要摆脱思维定式,关于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文题进行多方求异思维。
论点的新颖性一定是建立在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不能为求新颖,偏离材料的主要问题,结果弄巧成拙。
三、立意练习
1、中国目前有超过一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每年又有1500万新的劳动力大军涌入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第一,一些地方在进城务工人员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诸多不合理限制。第二,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履约率更低。第三,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工资水平低,且克扣、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第四,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第五,基本社会保险普遍缺失。此外,进城务工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一般都难以享受到普通城镇职工的民主权利,基本上处于无权参与管理的地位。
分析:这段话列举了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维护农民工权益不受侵害。
(2)为什么要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3)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意义。
2、最近,国内一些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情况。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广东现有的1900多万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该地区正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据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和一些专家估计,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目前缺口约40万。东莞最近对1.5万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企业进行调查,17%的企业表示有用工短缺,缺口近27万人。福建泉州、莆田两市用工缺口共约10万人。浙江温州等用工较多城市也反映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
分析:这段话介绍了国内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的情况,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为什么会产生农民工短缺的问题。
(2)解决农民工短缺的对策。
(3)农民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日本发明了制造一次性筷子的机器,日本用这种筷子也最多,但日本却明令禁止用国内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全部从国外、主要是从我国和印尼进口,并且施行了严格规定,各酒楼食肆必须将用过的筷子送到指定地点回收,用于造纸。据统计,仅此一项;就可为日本节省20%的造纸木材,基本上赚回了进口筷子的资金。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5%,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却每年出口日本一次性筷子200亿双,折合林木40万立方米,国内消费也不下此数。而且,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用了就扔;根本没有回收制度。其他如塑料等亦如此,造成“白色污染”,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吗?
分析:这段话通过列举我国和日本在制造、使用、回收一次性筷子的不同,反映出我国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落后。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为眼前利益,砍伐森林,势必因小失大。
(2)为造福后代,必须制止愚昧贪婪,保护自然资源。
(3)我们不做破坏资源又污染环境的傻事。
(4)日本的做法应借鉴。
4、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缺煤、缺电、缺油几乎同时出现。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量达16.67亿吨,比上年增长11%,而煤炭供应仍呈现局部紧张局面,特别是部分电厂发电用煤告急;我国原油产量1.7亿吨,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亿多吨,但一些地方仍出现柴油等成品油短缺现象;电力方面,2003年全国累计发电量19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全国6000千瓦以上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比上年增加390小时,可全国还有20多个省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
分析:这段话介绍了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战略转变、发展可持续能源。
(2)节约能源。
(3)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能源紧张。
5、2004.07.10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市城区几百条路段积水,整个城市交通几乎瘫痪,给市民带来了麻烦。2004.07.12一场狂风暴雨突然袭击上海。虽然降雨持续不到一个小时,但最高降雨量达到了32毫米,最大风力达到罕见的9到11级。暴风雨刮倒多处工棚,致使七人死亡。其中6人为外地来上海务工的农民工,另有40多人受伤。
分析:这段话介绍了北京、上海两地在2004遭遇的大自然带来的两次突然袭击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损失。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自然灾害的表层看问题,应该透过灾害的表象看到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欠缺。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造成危机管理机制欠缺的原因,如危机管理意识落后、危机管理的制度、立法欠缺等。
(2)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6、5月17日,10岁的小学生周赛因救落水的12岁同伴而不幸被激流吞没。此后,江苏省有关部门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尽管周赛的精神非常可贵,但他在没有施救能力的情况下挺身救人是不自量力、不应予以提倡的。授予一个巨大的荣誉,就是树立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引导,江苏省有关部门的做法等于鼓励别的孩子也去做那种无谓的冒险和牺牲。
分析:这段话论述了对于小学生舍己救人的两种不同观点,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不能鼓励孩子做无谓的冒险和牺牲。(2)乐于助人的精神还是应该提倡的。(3)授予荣誉是应该的。
7、兰州《科技鑫报》近日针对城市改造展开的调查就很能说明问题——兰州的南关什字,原来是何等的繁华,但是随着道路的扩建,不允许停车的禁令一出,这里变得萧条、寂寞。很多大型商场门前冷落车马稀,有的不得不关门歇业。
这段话记述了道路扩建给南关什字带来了负面经济影响,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城市要改造、市场也要繁荣,城市管理应有新思路(2)改造意味着为市民和商户提供更为便利、顺畅的环境(3)城市改造应该人性化,充满商机。
8、《南方周末》报道,深圳市受命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已酝酿一年多。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被称做“行政三分制”,即将行政管理职能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使三者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而又相互协调。其中决策部分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让决策过程“慢下来”,实现慢决策、快执行的良性循环。
这段话记述了深圳市进行机构改革的思路,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行政三分制”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2)为什么要让决策过程“慢下来”。(3)政府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9、河南焦作市三年来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向公共财政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所谓公共财政,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包括税和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支的各个环节都接受人民监督,公正而且透明。税费改革的决策权在中央,作为一个地级市,焦作已经在支出体制改革上取得了突破,在政府内部,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和监督也已相当到位。但是,市人大作为监督主体,现在还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一位北京资深观察人士指出,公共财政的本义,应是纳税人主导的财政。焦作的改革,实际上仍是政府主导的财政流程的再造。
这段话记述了焦作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对“公共财政”的见解。(2)“公共财政”是一种进步。(3)“公共财政”的不足之处。(4)进行“公共财政”的原因。
10、在“考证时代”,取得mba、mpa、pmp证书早已成为时尚。但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有专家指出:人才亟须打造“差别竞争力”。一位想到外企求职的女士说:“为了得到心仪的工作机会,每次几乎都不得不面对数十名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面临在纷飞而来的雷同求职信中挑选的尴尬境地。专家指出: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打造“差别竞争力”应得到求职者的重视。从目前个人取向来看,求职者应该认识到,单有一纸证书和文凭并不能保证永恒的优势,在“人无我有”的情况下,证书尚能显一时之威;但如果人人持有,求职者就必须精益求精,突出个人的特征和优势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这段话记述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职场,打造“差别竞争力”的重要。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重在打造“差别竞争力”。(2)证书和文凭并不能证明一定有优势。(3)必须精益求精,突显自己独特的能力。
11、马太效应中的“马太”一词是从《圣经——马太福音》中假借而来,大意是:越是富有的越容易得到,越是贫穷的越容易推动。人们把它转移到社会生活的范畴,我们浅薄的认为,有点象生产要素“效率导向”原则和“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原则。
这段话将“马太效应”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范畴,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长袖善舞,多钱善贾。(2)祸不单行。(3)要善于抓住关键。(4)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
李祖华 瓷|李祖华谈北京公考申论热点--严格安全问责详细阅读
近期,矿难新闻又频现,再次使人们感到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看到电视上李毅中局长在事故现场痛苦、愤怒而又颇显无奈的表情,不能不令人深入思考。应当指出的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关键所在。连一些国有控股大矿尚且不落实安全责任,事故隐患严重的大量小煤矿更可想而知。 人的...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_北京07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突发事件应对策略详细阅读
一、存在问题及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
道理论证与引用论证|论证·论证应试经验谈详细阅读
一、列题纲审题、立意后不可马上就动笔写。而是要概括构思的轮廓、总体的思路、文章的布局,先列提纲作为写作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心里有数,便于宏观控制;第二,可保证快速成文;第三,不跑题。因此,考生要养成写文章先列题纲的习惯。 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 (2)总论点...
-
[时评是什么]时评:石油专营历史的终结详细阅读
消除中国能源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必须从国内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入手,放松管制,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把维护能源安全的任务更多地交给市场,交给包括国有、民营企业在内的更多的市场主体。 商务部近日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国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开放中...
-
2021申论热点_申论热点推荐医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详细阅读
一、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现行医疗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具体表现为:1)医疗设备陈旧;2)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严重的浪费;3)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职工甚至得不到...
-
【公务员申论要求多少字】公务员专家谈申论要求的30种变化(中)详细阅读
在大家知道申论命题的一般原理之后,我们再来研究申论的命题的变化。按照我们前期的研究成果,申论是虚拟行政行为,其申论要求是模拟行政机关中领导对下级的发问、追问和要求下级去论证这样三个步骤的。那我们请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领导都会问些什么呢?这些题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 说到底,领导的...
-
【万学金路公务员】金路公务员专家谈申论议论文文体写作格式详细阅读
金路李祖华谈申论议论文文体写作格式 一、总分式格式: 标题(12字左右) 引论--------------------------------------------------------------------。(点明主题、根据主题、上升主题)(300字)...
-
[浪尖系列点评]系列点评之二:06年北京公考《申论》详细阅读
题目:打造诚信政府 华图参考答案:近年来,各地纷纷进行招商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某些政府官员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随意生杀投资企业,暴露出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淡薄,政府诚信遭到质疑。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
-
【对线上考试的评论时评文】时评:遏制考试舞弊可否立法详细阅读
12月23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开考7分钟,就有人在网上贴出写作题,并附有例文;在某大学的考场里,听力考试的广播中居然同时传出有人念答案的声音 每年,类似的考试作弊新闻不绝于耳。2004年5月教育部曾经颁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遏制愈演愈烈的教育考试违纪舞弊现象起到积极作...
-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精准扶贫】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贫与可持续发展详细阅读
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同时,贫困地区的环境形势严峻。如何在发展经济大力扶贫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贫困地区贫穷落后主要有以下因素:(1)自然环境差。贫困地区大多数是干旱、半干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