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网络编辑的基本素质
【shitiku.jxxyjl.com--其他专项职业资格考试】
编辑在我心中到底应该是些什么人,自己做了网络编辑后对此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展开来说,题目很大,所以这里只想就编辑的基本素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之所以在素质两字前加了“基本”二字,也就是说这是作为编辑首先要具备的,而不是编辑素质的最高标准。
那么作为编辑,严格来说是网络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到底是什么呢?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编辑工作的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基本构成要素。
编辑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网络编辑的编辑过程怎样?工作环节有哪些?不同的网站,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网络设计程序自然造成编辑工作的各有差别,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还是相通的,存大同而小异矣。以红袖为例,目前的编辑工作主要分为如下几个环节:稿件审核,包括作品的审核发布,优秀作品、优秀作者推介,潜质作品、作者的挖潜提升,作品的加工完善,撰写编辑评论和退稿理由等,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红袖编辑的主要工作;与作者、读者的交互活动,包括系统消息、电子邮件、qq交谈等就作品本身及文学方面的各种探讨、沟通与交流,以及读编论坛、社区、原创区的各种质疑、提问的回复与交流;编辑之间、编辑与编辑部之间的交流活动;专题的制作与征文;作品后期修正等等。
搞清了编辑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工作环节,那么作为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自然的可以得出了。为了阐释更加清晰明了,在此不妨也八股一回,用一二三的罗列形式,以条目举之。
首先,作为编辑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把出好作品、出新人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这个责任心既包括对稿件审核工作的,也包括对编辑部、对作者、对读者的。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是从事其他行业、其他职业必备的职业精神。
其次,作为编辑,对待作者应尊重、热情、执著、诚恳。编辑和作者是创造共同体,要以创造主体的姿态“投入热情”。编辑不应当将自己的工作仅仅看作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的一座桥”,编辑还应该将自己视为作品的“父亲”,是在“借作者之腹生自己的儿子”(韬奋出版奖获得者、著名编辑王建辉语)。编辑在审读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基因”输进去,同作者一起去孕育“新生儿”。由此,如果不具备这种热情和执著,编辑就不可能下大力气去审读作品,提出自己最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就不可能与作者进行很好的有价值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也就不可能充分挖掘作者潜力把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作为编辑还应学会一些交流与沟通的“艺术”。尽管我们尊重一切创造,尊重每个人的积极性,重视每一部作品,但是这一切都需要能力作背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需要挖潜和提升的作品,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符合发稿要求的作品,这就需要编辑与作者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个人认为,编辑与作者的交流、沟通,态度应诚恳,气氛须和谐,陈述意见要坦率,观点当鲜明,既不含糊,又诚心诚意,最好是保持一种商量的口吻,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作者的作品确实达不到发稿要求,应明确的告诉作者,中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时做出适当的解释。
第四,作为编辑应具备一颗包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作品并平等对待每位网友的心。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情绪化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偏爱。但作为编辑,编审过程中应将这种情绪化和个人喜好与偏爱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包容与理解,认真而平等的对待每个作者和每件作品。不管作品是否为自己喜欢的风格、体裁和题材,都要认真而细致的去审读,仔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应因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故意提高某作品的价值或档次,也不应因自己的喜好和偏爱而贬低、埋没某些与己之风格不类的优秀作品。
第五,作为网络编辑必须要有充裕的上网时间并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高技术的网页制作和程序编制可交有专业人员来完成)。这一点不用过多的解释,相必大多数人都能够了解和清楚。没有足够的上网时间做保证,不会使用简单的计算机办公用具(如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工具(如电子邮件、系统消息、留言板、读编交流论坛等)和不懂得一定的网络语言代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审稿、排版等编辑工作,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作者与编辑之间、读者与编辑之间、编辑与编辑部之间、编辑与网站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可能做好专题网页制作。
第六,作为网络编辑应具备相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正确的驾驭文字,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等基本语言要素。尽管有一手漂亮的文字,能写出几部优秀的作品,对于编辑来说能够给作者、读者带来一种编辑信任感,但个人认为这不应成为选择和衡量编辑的标准。写作是需要灵气的,优秀的作品并非具备了高深渊厚的知识和广博阅历就能写出,因此对于编辑不应强求他必须写出漂亮的美文。但是,既为编辑,最起码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起码在他自己负责审核的体裁方面,应具备较好的写作水平。如果自身写出的文字连语句都不能通顺,错别字、错误标点迭出,又怎么能企求他发现作者投稿中的文字性错误呢?
第七,作为网络编辑应该在其所负责的领域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对所负责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有较好的了解与掌握,并对其他相关领域有较多的涉猎。也就是说,作为网络编辑他应是自己所负责领域的学者或准学者,并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层面。以古诗词编辑为例,作为编辑他起码应该对古体诗词方面的相关知识与理论有比较深的研究和掌握,通过各种传媒和信息了解古诗词的最新发展。一个作品摆在面前,先不管作品质量如何,他首先应该判断出这个作品属于什么体裁形式,有什么具体要求,是否符合这些要求,然后再认真仔细的去阅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分析和评判作品质量的优劣,斟酌推敲作品的谴词造句、章法布局、典故运用等是否合适恰当,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那他是不能够承担古诗词编辑工作的。其实这不仅是对网络编辑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传统媒体编辑的基本要求。
第八,作为编辑应该具备比较好的作品鉴赏力和挖潜力。编辑活动的基本内涵是开发、选择原型作品,加以最大限度的组合、优化,通过一定载体,使之成为可向公众传播的成品,进而向公众和社会推荐优秀作品与作者(尤其是新人)。编辑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没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就不可能甄别出作品的好坏优劣,就不可能发现好的、优秀的作品和作者;没有较好的挖潜能力,就不可能使普通作品提升为优秀的作品。同时,没有较好的作品鉴赏力和挖潜力,也就不可能使编辑的作品符合大至社会、国家,小至网站、作者、读者的利益。编辑的任务,个人认为首要的应当是发现、挖掘、提升那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好的、优秀的和具备一定潜质的作品和作者并把这些作品、作者推荐给读者。这里所说的提升,是指编辑帮助作者提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要发现、挖掘好的、优秀的作品,没有一定的作品鉴赏力自然不行;要挖潜、提升那些具潜在质量和价值的作品没有较好的挖潜力也就难以为之。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只是一个中介,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但编辑的主观创造性和挖潜、提升力绝不应给予忽视。忘记了曾一个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院自然史所的申漳,写了一部叫做《简明科学技术史话》的书稿。他第一次写书,心里没底,便把书稿送给所里领导审阅,得到的是否定的评语。他不甘心,便又将书稿送到中青社自然科学编审室。该社副总编辑兼编辑室主任王幼于审读了书稿,发现其中的潜在价值,便指定一位资深编辑担任责任编辑,负责处理这部书稿。他同责任编辑谈了整整一天,从书稿的结构、体例、指导思想到内容取舍,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在责任编辑的帮助下,《简明科学技术史话》终于出版了。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读了很为赞赏,亲自撰文推荐。当年,《简明科学技术史话》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由此可见,作为编辑其作品的鉴赏、发现、挖潜、提升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第九,作为编辑应具有对作品加工完善的能力。对作品直接进行加工完善或通过指导间接完成作品的加工与完善,即通过加工,使作品更加完美,从而达到发表和出版要求,是编辑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作者写作过程中或因为粗心、疏漏、失误出现一些错误,或受思想、知识的局限性而导致不足乃至错误,这都是难免的,这就需要编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细心发现并指导作者修正这些错误。编辑加工这项工作,就好比房屋装修过程中最后的清洁整饰,可以立马呈显和提升装修的档次,是不可或缺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应精益求精地做好这项工作。作品的加工既要注意大的方面,比如立意、结构、布局、章法等,又要注意小的方面,包括改正错别字,纠正标点符号错误,乃至体例格式的统一和规范,目的是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完美。文字编辑加工完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在某种意义上,加工比写作还要艰难。古人云:“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难于何处?难在“字易而意留”,既不改变作者原意,也不改变作者风格,却能够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更高水平的和谐完美。没有相当的文字功底,是做不好文字加工这项工作的。有鉴于此,本人提倡对作品的加工和完善编辑能为之则为之,不能为就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由作者自己去完成,尤其是涉及作品的结构、章法、谴词、造句等方面,最好是采取后一种即指导加工的方式,因为这很可能牵涉到作者的写作本意与风格。但是,即使是采取指导加工方式,编辑自身也必须具备这个加工能力,并能够发现和识别作品的不足、缺陷与错误,从而更好的指导作者加以修正和改进。
第十,作为网络编辑,应耐得孤独和寂寞,经得作者的质疑或谩骂。网络编辑大多都是义务为网友服务,进入编辑部面对的只是荧屏和一大堆的投稿,见不到任何人的面,不能和任何人说话,只有自己在默默的审稿。因此要做好网络编辑,耐得孤独、寂寞,有长久坚持的恒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编辑是人,既是人就不可避免发生一些错误,这时作者或读者就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发出质疑,这要认真的对待和细心的解答。这个过程中,作者或读者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激言行甚至谩骂行为,对此要有足够的忍受力,避免与作者发生正面冲突。承受不了这样的孤独、寂寞和谩骂,要做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是很难的,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我想这也是很多红袖老编辑审稿逐渐少了或一个个脱离编辑部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十条,是个人以为的网络编辑必备基本条件或素质。这十条中,自然也有轻有重,不可一概而论。选择和申请编辑能全部满足这些要求当然好,但如果有那么一两条非关至要之素质没有达到,也不必过于苛求,可以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改进。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qitazhuanxiangzhiyezigekaoshi/48483.html
相关试题
-
网络编辑与传统编辑的异同_网络编辑员与传统平面媒体编辑的异同详细阅读
网络编辑,是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不同的。他要求知识结构杂一些,反应敏捷,要有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这里每日上千个帖子,基本上都需要看守。但一般报刊新闻编辑过于敏感,很难适用网络互动环境。暨南大学传播系有教授将凯迪网络的信息整合作为教学示范,就是将某些传统媒体意义上的信息整合得更适合网络...
-
2007年的就业形势_2007年就业形势呈现四大特点详细阅读
本报讯 3月2日,记者从我市2007年春季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大型人才交流大会上获悉,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去年增加82万人。广东省预计安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33万人(其中省内高校近27万人,省外高校6万人)。我市高校毕业生生源共1.65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352人,专科毕业...
-
【质量协会质量专业考试】质量专业考试将于2007年6月24日举行详细阅读
今报讯(记者 寇俊松) 2007年度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将于6月24日举行。 想参加本次考试的人员,可以通过辽宁人事考试网http: 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报名时间为2007年4月2日至30日。 资格审查合格后,报考人员须通过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在网上缴纳考试费...
-
全国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详细阅读
2007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采用网络报名、单位初审、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即日至3月12日,考生登录浙江人事考试网进行网络报名 3月13日至15日,到省环境保护局(杭州文一路306号)进行现场确认。详情查询登录浙江人事考试网。...
-
[如何应对压力面试]应对压力面试,卸下你的“包装”!详细阅读
带着为“压力面试”指点招数的渴求,我们拜访了智联招聘网职业顾问,资深猎头专家徐荷香(hellen)女士,她的回答很干脆:“做真实的你,不要伪装!”这样的答案似乎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难道在花花绿绿的面试形式面前,应聘者要做的只是&ldqu...
-
【助理环境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评价工程师考试3月6日起报名详细阅读
本报讯记者陈佳报道:2007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将于5月12日、13日举行,江西省考生可于3月6日~9日到江西省人事考试中心报名。记者昨日获悉,江西省考点由省人事考试中心全部设在南昌。...
-
雅虎网络相册|雅虎创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详细阅读
对于诸如搜索引擎之类的公司来说,打造自己的信息源只是时间问题。上个月雅虎迈出了这一步,宣布了hot zone里的kevin站点可以在线直播新闻内容。雅虎表示,它不是要抄袭新闻网站,而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寻找到信息。雅虎还表示将继续扩大其原始内容的范围,现在正准备招聘金融专栏作家。至...
-
国家职业标准网络编辑员|网络编辑资格认证国家职业标准详细阅读
1 职业名称网络编辑员2 职业定义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人员。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网络编辑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英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编辑的发展详细阅读
网络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寻找自己负责编辑频道的信息内容,并对这些信心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编辑,目的是给浏览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提高浏览者获得信息,提高网页的点击率。网络编辑能够具备的能力有,查询信息能力、分析能力、策划能力、网页制作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
【网络编辑工作内容】网络编辑成职场“抢手货”详细阅读
网络编辑人员是网站内容信息灵魂的设计师和建设者,目前从业人员一般是从传统媒体编辑、记者、网站管理员、图文设计等职业中分流出来的,缺乏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给企业的培训、考核及人员使用带来了不少技术困难。据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300多万人。未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