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师生比]本科教学师生同忧好课程难求
【shitiku.jxxyjl.com--其它学历考试】
编前: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与此同时,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并特别就课程设置做出详细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最大的一项工程――高教质量工程正在迅速落实。
“学校开设了很多课程,真正的专业课却没有多少。学的东西多而杂,广而不精,缺乏针对性。我的专业是‘最不专业的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小祝说。
“班级太大了,课堂上没有互动,只能听老师讲。学期结束后,老师甚至连一半的学生都不认识。”河北省某大学大二学生小刘说。
“下午五点考完,晚上八点就可以查到自己的成绩了。老师判卷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采访发现,不止一位同学有着这样的经历。
2006年,国内某权威机构组织的“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8所著名研究型大学中只有49%的学生对所在院系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多达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大学三年来50%以上的课程不满意。
“我们的课堂怎么了?”回想起20多年前自己求知若渴、充实快乐的大学时光,一位大学老师望着讲台下稀疏就座的学生,不禁黯然喟叹。
师生同忧 好课难求
“没有合适的专业课教材。国内教材大多重复出版、出错率高;国外的教材与国内教育不一定完全吻合,而且我们的英语水平有限,往往对教材理解不透。”北京大学大三学生小潘说。
而部分教师的讲课不被认可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66岁的王老师目前在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担任本科教学督导员。他说:“现在即使是在名师的课堂,逃课现象依然普遍。”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老师的工作情绪,师生之间的恶性循环正在形成。
东北师范大学杨兆山教授分析了原因。他说:“一是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就业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课程内容陈旧,缺少新的信息;三是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前沿性,或者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课程讲解不生动,或者教学态度不端正。”南京大学高教所张红霞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大学课程与教学,她说:“扩招以来,越来越多原本不能进入高校或者高层次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学生需要课程编制上的帮助,老师也需要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训练。而高校课程与教学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尚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仅仅在教学中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并不能立竿见影的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没有相关研究经历,讲授起来势必有很大的困难。”她说。
“事实上,在现行的课程改革中,一些基础理论类和思想观念类的课程被淡化,课程设置过于重视技术类和方法类的课程。以教育学为例,教育的技术,研究教育的方法都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的观念和教育的思想,而这些都需要基础理论课程来解决。把握好新设方法类课程与传统理论类课程的平衡,尚有难度。”杨兆山认为。
另一个难题是应用性课程与知识性课程的协调。就业压力下,学生希望得到技能,而学校希望坚持素质。“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应该是知识组合的空间和能力,大学给予学生的是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我们不否认实践的重要性,相反我们还要加强学生培养中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实用性、职业化的课程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点。”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说。
不过,与技能与素质之争相比,教学和科研之间的悖论更加引人关注。
教学科研 能否兼顾
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小学教育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大学课程改革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只能以校为单位,通过各种不同模式的实践来摸索。在这种局面下,教学在教师心中的分量,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如果我要做自己的专业研究,申请到相关名目的基金支持,便可以起步。但我如果要研究怎样给生物系的学生讲好大学四年的各门课程,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我需要对教学感兴趣;其次,我要熟悉教育理论,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能够进行课程研究;再次,我需要资金支持,但是没有相应的经费可以申请。”某重点大学一位生物老师说。
“目前,科研与教学真正融合的机制没有找到;教学工作的地位在大学、尤其在研究型大学远低于科研工作。例如,学界对教材的评价远远低于对专著的评价。现有机制下,大部分高校教师必须也只能把科研放在第一位,教学退居第二位。”张红霞指出。“何况,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普遍脱离实际、空谈理论,回避问题、讳疾忌医,颂歌多于批评。”这恐怕是教学地位下跌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仅如此。“高等教育研究还存在着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有的高校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的兴趣远远低于学科研究本身的兴趣;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学科的专业性很强,非学科教师很难开展深入的教学、课程研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小洲认为,“当前,我国对大学教学论、课程论的研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大学是高深知识传授与发明的场所。发明需要科研,然而发明之前的传授,显然离不开教学。教学是发明的基础,但是发明往往更受重视。这样的现实,使得教师也身处两难的境地。
“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比起宽泛的理论研究,我们更应该首先了解学生希望学些什么,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怎样提供会更有效。”西北师范大学张学强教授说。
但是,要从根本上平衡教学与科研,仅仅有观照现实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研究、管理者要进一步发挥效能,必须遵循管理规律、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学研究规律,还必须更新理念,改进机制。
机制理念 创新求变
“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开拓,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实用文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今国情分析、哲学、思维拓展等一些公共基础课,这些课的内容对于大学生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对于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都是不可或缺的。”南开大学大四学生小张建议。
与广大学生的要求相应,韩震提出:“大学课程应该因循个体差异给学生更多选择,创造条件开出更多的‘菜单’。”
“要适应社会需要、面向教育实际,在与学科发展前沿保持一致,在尊重教学规律、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适合社会需要、教育内容先进、教学方法适宜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也要立足于基础教育改革,更新大学课堂的内容。”他说。
“当前大学里的课程基本是按传统的知识分类设置,对跨学科学习与能力培养缺乏整体设计。”徐小洲说,“如何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培养学生解决当前发展的实际问题,推进各学科发展的创新能力,吸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艺术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是需要长期关注和探索的难题与要题。”
吸引教师将更多精力由科研转回教学,激发他们对教学的积极性,也成为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一大抓手。2006年,北师大为了加大对教学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了教学改革立项的范围,并专门拿出一笔钱,作为教师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基金。
这些理念和做法,落实和推广起来并非易事。
好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出台。今后,各高校将按照教育部同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赋予大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而高校教师也将在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学风与教风的关系方面获得系列保障。
此外,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跨校选修机制,“国家精品课程”推广等一系列相关机制,将使大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指日可待。
“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此次教育部财政部出台《意见》,非常及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张学强说。(胥丹丹 郭扶庚)
相关试题
- 【黑龙江大学生毕业补贴】黑龙江大学生毕业可手持双证
- [出人意料小说]2007年出人意料的10个"高就业"专业揭晓(三)
- [2020届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江苏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57%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 [2022年教学评估]07年教学评估 将对学校给就业率"注水"实行"一票否决"
- [司法机关介入]司法可否介入反考试作弊行列?
- [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2007年辽宁高等教育学历认证开始
- [教育部关于特长生改革]教育部规范特长生招考 严控高校"特招"规模
- 【2007年】浙江省2007年有两所高职部分专业可实行自主招生
- 【北京近两年高考人数】北京近两年涉案人数增4倍 高校贪挪职工多设小金库
- 自荐信大学生应聘|几千大学生应聘搓澡工是否属于“大炮打蚊子”?
-
开学到现在的感受600字_开学到 教辅俏,家长热 孩子冷详细阅读
本报杭州3月4日讯 (记者 张冬素) 开学到,各种教辅类书籍走俏。明天就是杭城各中小学正式开学报到的日子。这个双休日,杭城各大书店挤满了购买教辅书的家长和孩子。今天下午,记者在书店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小学教辅书的书架前,家长购书热情很高,而学习的主角——孩子却兴趣不大。...
-
普通高校专科自主招生_2007年自主招生的普通高校名单(59所)附录详细阅读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
[南京去年天气]南京去年引用配套就业机制达成高校毕业生高就业率详细阅读
本报讯 省教育厅刚刚公布的2006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白皮书显示,全省13个城市中,南京接收省内高校毕业生最多。2006年,全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8 7万人,总就业率95 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其中,由南京接收的高校毕业生达60223人(本地生源26324人)。...
-
[大学生应聘搓澡工]大学生做搓澡工之我见详细阅读
谈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总会有很多呼声,要求他们放低姿态,然而看到报道说他们真的放下身份,争着去做搓澡工、清扫大街,我们不禁又要问了:至于吗?自视甚高自然不好,但是妄自菲薄也没必要啊。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难道就为了搓澡、扫街?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作为家长,你的教育理念会因此而受到影...
-
最新调查显示|调查显示:2006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6%详细阅读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吴晶) 记者18日从教育部获悉,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技工学校统计暂缺)为364 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 25万人,就业率为95 6%。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介绍,从1999年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
-
招工变招生学费什么时候交_招工变招生 广东瞄准职业教育市场详细阅读
南方网讯 职业教育在广东正开展得轰轰烈烈,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天(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走进南方网“两会”北京直播室,为网友详细解读广东大兴职业教育的缘由和职教未来发展的总体构想。 广东训练有素的“蓝领&rdqu...
-
北京中科建学_中科协将建学术诚信档案 七种行为等于学术不端详细阅读
本报北京3月24日讯 记者赵亚辉报道:中国科协23日在北京发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以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表示,《规范》针对当前一些人剽窃他人成果、把科研当作牟利...
-
2020年网络教育改革|2007年网络教育迎来报名就读热潮详细阅读
下班后如何过?如果把这个问题向众多的在职人员 抛出去,可能会有看电视、聚会等五花八门的答案,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选择充电的人越来越多。目前,下班后坐在家里,打开电脑进行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很多在职人员充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网上人大(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办方老...
-
peking_Peking University仍为北大英文校名详细阅读
本报讯 昨天记者获悉,正在制定中的北大标识系统已经确定,北大英文校名仍沿用peking university,主色使用红色。北大英文校名到底应该为peking university还是beijing university,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北大校长许智宏称,目前各方面达成共识,北大英文...
-
职校生考大学的分数线|山东职校生考大学难度增大 07专业少两类人数减半详细阅读
职校生考大学难度增大 今年我省高职对口招生政策出台,招生人数少了近一半,专业减少两大类 半岛网3月28日讯 记者 刘雪莲 实习生 高天市 今天,省教育厅正式出台2007年我省高职对口招生政策,招生专业类别由去年的17大类缩为今年的15大类,同时,招生计划只有19540人,比去年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