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免费师范教育,是否政府买单

高考资讯 2022-06-28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高考资讯】

     据记者了解最新消息,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当事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并入西南大学的西南师范大学6所部属师范院校都已作出积极反应,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培养方案。2007年9月,这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首批录取新生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惠及学生大约1.1万人。
    
    此次师范生免费不同以往
    
    据了解,中国自近代师范教育建立以来,一直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他费用。但从1997年前后,由于大学生扩招等原因,师范教育出现弱化倾向,师范大学开始实行逐渐收费乃至全额收费制度。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国家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这一举措,旨在吸引一大批最优秀的学生,包括家庭困难的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将来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他同时强调,这次提出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历史上的免费教育是不同的概念。
    
    房喻说,师范院校在收费之前实行的免费教育,是要求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岗位,“国家让你去哪就去哪,可能一辈子都动不了”。而这次接受免费教育的毕业生,和国防生类似,毕业以后在中西部农村的初中或小学服务3年,3年之后可以自己选择去向。即使是这3年的择业,国家也会为毕业生提供数量远大于毕业生总数的岗位,学生也可以双向选择。
    
    实行师范教育是否会影响生源质量,使其不升反降?人们的担忧有两点,首先就是学生拿了免费就要到农村去工作3年,第二个就是,学生在农村服务3年后可以到哪里去。
    
    房喻解释,3年以后政府还是要对学生负责。因为毕业生的编制是周转编制,3年服务期满之后他们到哪里工作,编制就可以带到哪里。
    
    房喻说:“过去免费教育是真的,但是计划分配也是真的。现在不是。”
    
    房喻认为,大学4年下来,每个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大约为4万元,这对农村孩子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即便是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家长也要辨证地看这个问题。城市的孩子从小到大生活太容易了,让他们在贫苦地区锻炼3年对孩子成长是有好处的。
    
    但是,一位高三年级的学生家长王清(化名)听到师范生免费的消息,她的第一反应是:“除非我们家穷得不行了,否则我不会让我的小孩去接受免费教育”。王清担心,本来指望通过上学让孩子走出贫困的小地方,到更好的城市和环境去就业,如果孩子毕业后还要到比自己家乡条件更差的地方去,实际上是贫困的恶性循环。让孩子下基层3年,等于跟社会脱节了3年,“下基层,说是积累工作经验,实际上跟现代化的教学可能还有很大差距。这样3年下来再就业就面临更大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从免费到收费,再到现在的6所部属师范院校免费,经历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此,房喻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大家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历史上,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国家不给补偿,也是说师范院校为国家承担了一份特别的责任。学生不能收费,国家拨款相对也少,学生还要享受生活补助,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影响了师范教育的发展。
    
    随着近几年教师待遇的提高,教师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增强了。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人数增多。师范院校也与其他高校一样选择了招生收费的方式。
    
    然而收费后在实践过程中又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中西部落后地区吸引不到优秀的教师,所以又重提免费。
    
    “国家现在实行免费教育,一方面是想把优秀的学生吸引来,接受免费教育,另一方面是要他承担一个义务,毕业以后要到西部去,这样以后的几年中,每年都会有这6所大学毕业的高水平的学生去做教师,我想这个示范引导作用会很大。从社会来讲,这些学生下去,不仅会把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带下去,也有助于当地当代人们观念的转变。”房喻这样认为。
    
    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国祥此前就曾提出要对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对于这次的免费试点,他认为,这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强基工程”,一定会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报考师范专业,有利于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补充和素质提升。
    
    陈国祥分析,无疑,这一政策实施后,直接受惠的将是广大的学生。“得惠于这一政策的师范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解决‘上学难’问题的助困之举,而更要看到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陈国祥说。
    
    把好招生和就业关
    
    房喻提到,目前6所师范大学都面临3个问题:一是能不能把好学生招来,二是能不能培养好,三是能不能把学生送到国家需要的相关的地区去。对于陕西师大来讲,关键的问题是能不能把学生培养好。
    
    那么实行免费会不会对招收师范生的人数有所控制呢?房喻回答,现在不是控制,学校的办学质量是第一位的。要提高办学质量,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其次,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同时,由于师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综合化,举办师范专业的同时也在举办非师范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对师范院校的管理又是一个挑战。房喻表示,学校在重视师范专业的同时会重点加强非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招生计划的下发、招生规模的控制、名牌专业的举办到学生就业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为非师范生的发展拓宽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以前师范教育免费时,有许多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选择师范。师范教育收费后,同等条件下,这些学生转而选择综合性大学或者教育渠道较宽的非师范专业。现在重新免费,可能吸引这部分学生重新选择师范专业。同时,今后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考报考这些高校师范专业的竞争加剧。因此,把好招生关非常重要。
    
    房喻认为,免费教育,首先吸引的还是想当教师的学生,由于免费,可能师范院校对这部分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了。结果是,报考师大的学生中包括感兴趣愿意报考的和家境不好为免费而来的,这样报考的人数就多了,学校也可以择优来培养。
    
    陈国祥则提到了就业问题。他认为,这一举措从大的方面来说,肯定会对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讲,还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要逐步完善一些环节。他举例:“师范教育的入口问题解决了,但出口问题怎么办?毕业后让他们都去西部不现实。还有,这些学生享受了免费教育,毕业后不去中小学、不从事教育工作怎么办?”因此,陈国祥认为,要从制度、社会导向等方面来完善这一举措。他同时强调,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增强这一职业的神圣感,“这样才能增强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接受师范教育、从事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使投身教育、热爱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补贴对象值得商榷
    
    目前,享受这种优惠的仅仅是6所师范院校,其他省属或一般的师范院校依然在老的收费框架下前行。从师范教育的普遍现状看,惠及高端师范生的免费教育示范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在很多人为这个政策叫好的同时,也有专家对于这件事提出了异议。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韦苇指出,教育部招收免费生是为了提高教育行业和教师在全社会的声望和地位,是为了起示范作用,目的非常好,但是这几年,教育事业已经慢慢回热,教师的声望和地位已经提高了很多,现在大家都愿意当教师,所以用免去师范生的学费来提高教师或者教育事业的形象,措施与收效并不是一致的。
    
    韦苇同时指出,给6所部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免学费也不合理。因为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招生门槛本来就高,它的无形资产、品牌也高,学生就业形势相对好一些,毕业生也极少有到边远的中西部农村去任教,给这些学生免费,他们毕业后即使国家强制其到边远地区服务几年,但相比那些在偏远山区上不起学的师范生,似乎不太平衡。
    
    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有一些政协委员提出:与其给部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免费,不如给偏远地区的省属师范院校乃至市属的处在山区的师范院校的学生免学费,比如西部青海、陕西的一些学校,因为它们的毕业生留在边远地区任教的比例高,它们处在基层教育的前线。
    
    那些处在山区的院校生源大多是偏远山村,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让他们享受免学费的待遇,也顺便将留在家乡任教作为一个条件,这样正好是需求一致,也算雪中送炭。而考上部属的师范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已经算是“攀高枝”了,况且考上师大的学生往往都是家里比较富裕,极少有来自偏远地区的,给他们免费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有不少学生也不愿意为了免学费就到边远地区去任教,免学费的补助对象也不恰当。
    
    韦苇说:师范生并不是不应该免学费,但应该注意免学费的对象。此外,现在一些部属的师范院校,有部分专业是非师范类,在一个学校里面有两种学费标准,有的收有的不收,但是学分却一致,这就在校内引起了学生之间的失衡,很多具体问题也会出现。韦苇认为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选择的补贴对象值得商榷。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gaokaozixun/16778.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