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的句子|名师指点高考地理最后阶段备考策略(2)

高考指南 2022-06-08 网络整理 可可

【shitiku.jxxyjl.com--高考指南】

       联想到当地具体情况,内蒙古东部存在草场过度放牧、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因此还应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的制度,保护天然草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就有了完整而清晰的思路:(1)对于天然牧场,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管理,定期轮牧,保护天然草场。(2)建设人工牧场,培育优良畜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发展交通等等。

  例:国务院提出的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确定天津城市性质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总体规划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完成下列(1)~(2)两题。

  (1)天津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是()

  a.科技教育区、高新技术产业区b.普通住宅区、传统工业区c.金融贸易区、高级别墅区d.行政文化区、商贸服务区

  (2)简析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解析:(1)这道题目是一个选择题,因此,题目并不难。但天津的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我们可以联想到北京、上海城市的中心城区情况,北京中心有行政区,上海中心有商业区,这样就不难得出,天津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应选择行政文化区、商贸服务区。

  (2)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教材上也没有讨论,但上海浦东新区的相关内容为它的解题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只要实现了这种知识迁移,再结合天津的具体情况,答案也就不难得出: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辐射“三北”地区,面向东北亚。②交通便利③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土地价格较低④资源丰富。附近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等海洋资源⑤工业基础较好⑥国家政策支持。

  总之,要有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对比,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描述和阐释表述地理事物和地理过程

  地理高考的第3个考核目标和要求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和地理基本规律。也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图形语言等方式来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如描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应该强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上升;蒸发旺盛,地表积盐。还有描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时,一般都强调: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薄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上升喷出地表,因而火山活动频繁。

  如说明巴拿马运河的意义: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缩短了美洲大陆东西岸各港口间的航程。

  又如在说明交通线的地理意义时,往往从从源地、目标地、沿线地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等等。

  4.把握问题的实质,论证和探讨问题。

  地理高考的第4个考核目标是论证和探讨问题。平时复习训练和高考应试时,我们始终都要把握问题的实质,了解命题人的意图。

  如:分析某地的风向和风速时,就必须按照下面的线索进行:冷热不均‘水平方向气压差’风力与风向。还有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密切相关,把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我们解决相关问题的线索。

  总之,自然地理中的形成因子和影响因素是我们重点把握的要点。如天气的影响因素、气候的形成因子,内外力影响下的地形等。人文地理中的区位因素等往往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和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等等。区域地理重点对区域特征的把握。如中亚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干旱、西欧的海洋性、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我国西南地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等等,这些都是特色鲜明的区域特征,也是考查这些地区的重点内容。

  概括起来,自然地理抓成因、人文地理重区位、区域地理想(区域)特征。

  5.建立图像系统,实现图文互换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地理高考一定会突出这一特色,考查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因此,我们平时复习时,应对照地图进行学习,以地图为线索,对区域地理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到地图。这样考试时很自然地回想起地图,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以长江为线索进行知识串联。先描画出长江水系(干支流及湖泊的分布),然后将城市镶嵌在地图上,注意到这些城市的特定位置。接着将铁路镶嵌在地图上,还可将商品粮基地镶嵌在地图上,最后,还可将重要的水电站、工矿区等也填绘在上面……渐渐就形成了长江流域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样,我们还可以以黄河流域为线索,以交通线为线索,以区域为线索,进行这样的知识梳理工作。形成不同的地图知识网络体系。复习时,还应对一些关键经纬线经过的地形区、对某些地区海陆轮廓,进行认真观察,真正做到世界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

  6.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热点问题

  高考关注社会热点,在后期的复习中,我们要利用地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热点和焦点问题。如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太空探测、长征问题、国家的大型工程建设、一国两制、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大国崛起、国家政策规划等。但这些热点问题都离不开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热点只是提供了一种情境而已。

  例:.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很多人重走长征路。回答下列各题。

  (1)2006年4月下旬,几位年轻人在重走长征路时,发现金沙江干热河谷和贵州一带都呈现旱情,贵州地表的河流很少,这两地干旱的原因分别是()a.背风河谷地表水渗漏b.深处内陆大陆气团控制c.高压控制昆明准静止锋影响d.大陆气团控制反气旋的影响

  (2)红军主力在贵州附近四渡赤水河之后,先后渡过了金沙江和大渡河,阐述这一段路途中地形、地貌主要特征。并谈一谈这一区域的发展建议。

  [解析和答案]

  (1)两地的干是不同原因造成的,金沙江主要是属于河谷地带,背风河谷,干燥异常。而贵州在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导致严重缺水。答案为a。本小题是在考查这两地的区域特征。

  (2)红军四渡赤水河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这一段穿行在横断山区一带,因此,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河流湍急。区域发展要依据当地情况进行分析。因此,不难得出:①该地区河流水量较大,河流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水流湍急,可以开发水电。②充分利用当地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等。③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④交通运输是该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⑤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

  关于新农村建设。自2004年~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这样我们必须关注:1.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3.农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农村人口就业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方向转移。4.农村的规划和现代农业。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兴农,发展生态农业,走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清洁化生产之路,走产业化之路。

  高考热点问题的考察肯定是基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热点问题其实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情境,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地理的理论和原理来关注热点问题。

  在最后的复习中,我们应该抓住根本、理清线索,归纳总结、画图析图,认真训练、规范答题。在高考中对于新情境问题,要坚定信念、展开联想、处变不惊、奋力拼搏,我们一定会取得高考的胜利,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文来源:https://shitiku.jxxyjl.com/gaokaozhinan/16189.html

Copyright @ 2011- 考试题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